我们应该怎么样来引导孩子做一个诚信的人
每个孩子都多少撒过谎,这是很正常的。
但是别因为多多少少的撒谎,也不去改正,而导致小朋友经常撒谎,就养成了养成了爱撒谎的坏习惯。
那么平常我们应该怎么来引导孩子,让孩子做一个诚信的人。
孩子们说谎的原因有很多,多数父母担心的,都是孩子变成一个依赖谎言的人,担心孩子以后“嘴里没一句实话”。所以真正需要父母留意的,不是说谎这件事本身,而是孩子们说谎背后隐藏的动机。
很多成人会面对孩子的撒谎,表现出斥责、不满等反对态度。殊不知,这会使我们不自觉地站到孩子的对立面,让孩子不敢信赖和依靠我们,只能通过说谎来寻求自我保护。
其实,孩子并非生来就会撒谎,他们天性纯真、直率,他们不会隐瞒自己的意图,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不会控制自己的探索,他们是诚实的人。但当他发现自己的诚实引起了父母的不满甚至是责罚,他就开始学会了装假说谎。父母虽然很多的时候,理智上强调诚实的重要,可当具体到某一件事情时,情绪会战胜理智,于是出现了不满愤怒、责备,于是父母表现出更在乎事情本身而不是孩子诚实的品质。
对于这种类型的说谎,聪明的父母不应该不分原因的责备和体罚孩子,该懂得和孩子沟通,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喜欢诚实的孩子,虽然爸爸妈妈不希望他做错事,但爸爸妈妈更不希望他撒谎。然后,给孩子承认错误的机会:理解孩子犯错误的动机,包容孩子的错误结果,给予孩子改正的机会,鼓励孩子主动承认错误并改正。对于这种类型的谎言,切忌父母之间因教育态度不一致,一方袒护孩子的错误,而在孩子面前争执,给孩子以可乘之机,导致孩子继续撒谎。总之,对于惧罚型撒谎的孩子,父母要调节自己处理事情的态度与方式,给孩子改正的机会,不要失去孩子对自己的信任。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习惯性说谎,成人不仅要从上述两方面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也要学着建立一套自己的奖惩制度,通过一些小惩罚和小奖励,帮助孩子认清说谎这件事情的性质:即使说谎能够暂时蒙骗过关,但比起不被惩罚,诚实和勇于承认错误才是更宝贵的品质。
事实上,当家长和亲戚虚伪或说谎时,孩子也能学到。他们能看到家庭中大人们的对立,能看到大人们彼此不满还拒绝承认,不真诚比谎言更糟糕,这些人用自己的行为撒谎。遗憾的是大人以为孩子什么都不懂,儿童对事物的理解在无意识层面,而后这种理解会带来一系列的行为,比如说谎。更有甚者,很多大人对自己的孩子说谎,如此的行为不仅深深的伤了孩子的心,甚至会扰乱孩子的心智,让孩子非常震惊,这也是很多孩子谎言的源头......。重点是,比起事实,大人更喜欢对自己的情感撒谎,而孩子从来不这么做。
面对孩子的撒谎你首先要弄清楚孩子撒谎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满足某种需要,想想是不是自己平时对他的管教太严,要求太苛刻;如果是为了逃避惩罚,要想想自己的惩罚是不是不合理,过于严厉;如果是周围成人,尤其是家长的榜样作用,家长则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则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如果是受周围人的暗示,则要增强孩子的抵抗力,加强价值观的训练,等等。
我们可以把说谎看成孩子成长必经的事情,就像治疗感冒发烧一样,先找准病症,再来对症下药。“育儿”先“育己”,在我们给孩子的行为贴上“说谎”标签前,一定要先走进孩子的精神和情感世界,并对我们的教养方式进行总结、反思和适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