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文章)这种家庭的孩子往往会更叛逆!
在咨询过程中我们遇到这样的现象:父母都是十分正面、传统的人,从事的是体面、受人尊敬的职业,对于孩子的家教十分严格,但是生活在这样家庭中的孩子较其他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更加叛逆,这是为什么呢?
以上描述的这类父母所营造的这样的家庭环境,我们统称为“正统家庭”,接下来解析这个问题的原因:
在正统家庭中的孩子,他们在和父母沟通时,听到最多的就是绝对禁止的语言。行为被禁止、选择被禁止,能做的就是一丝不苟的执行父母的要求。这对于性格较为外向或者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种压抑的家庭氛围更能激发出他们的逆反心理。
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越不被允许,就越是想要尝试;禁止的越严苛强烈,那么想要挑战禁止的欲望也会变得更加的强烈,这就是心理学中的“禁果效应”。因此这从理论上就解释了为什么正统家庭的孩子会更加的叛逆。
这些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逐渐成年,甚至有更大的能力和父母对抗的时候,他们会把压抑已久的情绪发挥到极致,他们会选择一些突破自己心理底线的方式来对抗,甚至突破道德的底线去挑战父母。有些更为严重的案例,很多孩子会完全放纵自己的人生,用放弃自己的人生做筹码,就是为了在父母面前赢得一回自己主宰人生的尊严。
前段时间热播的名著《白鹿原》大家应该都看过,父亲白嘉轩是一位十分封建传统的人,在教育自己的大儿子白孝文的时候,他是极为苛刻严格的。无论孩子是做对了事情,还是做错了事情,这位父亲都会冷着一张脸对孩子进行训斥,以至于孝文内心一直很畏惧父亲,生怕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又惹到父亲。
孝文在成年的过程中一些懦弱的行为就是受到了父亲的深刻影响。随着孝文的逐渐成年,父亲对待他的态度仍然没有改变,甚至对他懦弱的性格更加看不上。在孝文经历了几次重大的人生经历后,他开始以强烈的态度去与父亲对抗:找父亲看不上的女人,去讨饭让父亲抬不起头,甚至完全放纵自己去抽大烟,卖房卖地,所有的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在父亲面前争取到自主权。而父亲也是可悲的,他的一切行为只是希望自己最看重的大儿子能比其他的孩子更有出息,这就是教育方式造成的悲剧。
以上我们谈论的正统教育要和对孩子严格要求区分开来。我们赞同对孩子严格要求,但是要有弹性度。要给孩子留一条路,让孩子在面对失败的时候,还能安然的走出失败的阴影,回到正常的人生轨迹。
本篇是正统教育带来的孩子问题之一,后续我们将继续谈谈更多关于这个问题的原创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