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我爱你, 但你要自己剥鸡蛋!

2018-01-03 10:59:16 我爱你,鸡蛋,自己

中国式教育总是被人老生常谈般的反复提及,但的父母亲在对孩子教育上,确实没有建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

想想这样的现象是不是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孩子想自己系鞋带、自己吃饭,家长觉得太慢,索性包办;

孩子想做些家务,家长觉得孩子是捣乱,对孩子嚷嚷“去,去,一边写作业去”。

孩子不想上补习班,家长冠以“我都是为你好”,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让其失去思考能力。

一、家长在送孩子到学校之前,已经先把他废了

开学了,很多家长高兴地把孩子送到学校,但开学第一天,宁波某小学就出现这样一幕:因为当天的菜有孩子们爱吃的虾,但在吃饭的时候,绝大多数同学都不会剥虾。

孩子不会剥虾、不会剥鸡蛋、不会系鞋带,自理能力差,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肯定是家长惯的,因为从人类进化的角度来说,这些功能在上小学的年龄之前,是肯定能够学会的,属于能力范围内的小事。

父母也许会认为,这些琐碎的小事,等孩子长大后自然而然地就会了,现在学习怕伤着,同时自己小时候才那么苦,就不要让下一代也这么受苦了。

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皆是草;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有出息。因此除了学习,家里任何事情都不让孩子插手。

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四岁学完了初中课程、八岁进入重点高中、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的神童魏永康,可就在读研究生期间,却因自理能力实在太差,被学校劝退,连研究生学历都未取得。

二、真正的富养是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

很多家长都听说过“孩子要富养”,他们认为孩子一定要按照小王子、小公主的标准来娇生惯养就是“富养”。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 十指不沾阳春水,像是这样就能让他们拥有“贵族”气质。

穷人家的孩子才早当家,父母让孩子学着自理,学着做家务,就无形中透露着自己的穷,揭露了自己的短。看到别人家比较独立的孩子,他们不是羡慕,而是同情,甚至还在窃喜——咱们家的可是贵族。

要说家庭富裕,很少有人能堪比李嘉诚,李嘉诚的孩子理所应当做“富二代”,但他对孩子的教育从来不是让孩子享尽荣华富贵,他从小就教孩子学会自立自强。显然,这些父母不知道,其实对孩子的真正富养,是培养孩子的人格独立。

父母在儿时替孩子扛住了一切,今后又怎能渴望他扛住世界。

三、孩子的心很冷漠 从父母身上找原因

当妈妈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时,孩子不但不关心,还站在一边哈哈大笑;当妈妈生病躺在床上时,孩子却在抱怨妈妈没有带自己出去玩……种种冷漠让人心寒。为什么妈妈含辛茹苦为孩子付出了爱,却没有收到爱的回馈?

教会孩子感恩,也是父母“爱”的必经之路

当爸妈们付出了无尽的爱给孩子,收获的却是孩子的冷漠和自我时,每一位父母都会感到既吃惊又心寒:是谁让孩子变成这样的?

爱孩子是每一位父母的本能,为此,爸妈们愿倾尽所有,不求回报。然而,在父母所给予的无穷无尽的爱下,不少孩子把父母无微不至的爱看成天经地义,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体谅,更不知道感恩:爸妈们也许该自我反省一下了。要知道,爱的付出也有讲究,“不求回报”的爱也并非都是好的。从小学会爱别人,是孩子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必修一课,而“爱”的前提是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因此,教会孩子感恩,也是父母“爱”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