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学期间, 是养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花几分钟时间进来看看
教育其实说白了,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尤其是孩子在小学期间,这段时间孩子的思想不太成熟,又没有到叛逆期,特别适合给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一生命运的,你是否有责任心、会不会办事儿、人际交往能力等等,都跟你的习惯有关。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家外资企业要招员工,前来面试的人员有研究生、有博士,有工作多年有经验的,也有从未工作过的。在面试官询问了每个人的真实情况后,把这些人带入了一个会议室,然后工作人员暂时离开。这个会议室有些杂乱,椅子摆放不正,桌子上面有些许的A4纸,地上还有两张废纸。大家进来后,感觉没有了工作人员,就开始松散了,有的坐那里玩手机,有的趴桌子上睡觉,有的聊天,还有的抽烟……只有一个刚毕业的姑娘,花了不到三分钟的时间,把这一切顺手的整理了一下,会议室看起来没有刚才那么杂乱了。然后,面试官宣布,只有这个姑娘被录用,并且告诉了所有人原因。
有时候机会可能只有一次,如果你没有一个好的习惯,可能机会就跟你擦肩而过了。这些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基本礼仪,这些东西是会让孩子受用一生的。比如:
1、捡东西的时候,记得蹲下去,不要用屁股正好对着别人的脸,看起来很不优雅。
2、给别人递剪刀的时候,应该把刀尖朝向自己,刀把朝向他人,这也是一种礼貌。
3、和别人一起用餐的时候,不要发出太大的响声,尽量小口吃饭,不要狼吞虎咽,面条最好不要嘬出声音。
4、男生坐板凳的时候,不要翘二郎腿,女生要双腿并拢,不要直接半躺在板凳上面。
5、不管是在别人的家里,还是别人的办公室,未经别人的允许,不要随便的翻看东西。
6、到别人家做客,要表现出客人的态度,不要觉得关系好,就把别人家当成自己的家,对方心里会不舒服。
7、在朋友家吃过饭后,要主动收拾餐具,主动帮忙,应该有最起码的礼仪。
8、和别人通电话后,尽量让对方先挂,不要太着急挂别人的电话。
9、别人为自己端茶倒水的时候,一定要双手接住,并且要表示感谢。
10、公众场合一定要保持自己的形象,尤其是外表的形象和行为形象。
11、不管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都要对人友善,并且保持微笑,无论全世界的每个地方,你的微笑一定会被读懂。
这些礼仪知识,不仅仅要教给孩子,父母自己首先也要做到。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到孩子,一开始对孩子严厉,可能到后面孩子养成习惯后,就不太需要你的管教了。小学的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学习成绩并不是十分重要,只需要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慢慢孩子就会进入状态。
小学生应该养成的习惯:
1、按时完成作业,按时吃饭,不吃零食,爱护自己的书本,和同学之间友好相处。
2、乐于帮助同学,早晚刷牙,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对他人的帮助要心存感激。
3、有团队精神,懂得团结的力量,每天保证有足够的运动量。
当然了,还有很多好习惯需要培养,在这里只是简单的提出了几部分。其实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要告诉各位父母,要抓住孩子小学期间这个时间段,因为这个时间段真的能改变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