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有多危险? 女人生孩子就是在走鬼门关

2018-01-03 16:18:11 鬼门关,危险,分娩

元旦放假前,我的一位亲戚剖腹诞下一个健康的宝宝!去看望她时,她还带着一脸疲惫,起身也不太轻松。她对我说:“楠姐,生孩子真疼啊!感觉还多人在拆我的骨头,好几次我都以为自己要死过去了…我可再也不要生了。”

说完她抱紧怀里的小家伙,边用额头碰碰孩子的额头,边亲昵地说:”为了宝宝,鬼门关走这一遭也值了!“

看着她坚强的模样,我不禁想:每年有那么多位母亲在产房中与死神博弈,迎接小生命的来临。却也有人因生产而失去生命,生孩子真是世界上最幸福,却也是女人最危险、最接近死亡的手术!

1

如果问“生孩子到底有多疼、多危险?”女人们总会有满满一肚子的形容词,也肯定有男士跳出来说:“不就是生个孩子吗?还不都是这么过来的,矫情。”

矫情吗?很不幸,死于生产从来不是一句笑话。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现在每天有约830名产妇死亡。其中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疾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死因前列。可以说,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

想起兔头爸爸推荐给我的一部纪录片《生门》,他说无意间看了这个,看到在面对生育时,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现在对女性充满了敬畏:“老婆,我真后悔当时没能陪你一起进产房!生孩子太不容易了,感谢你,也感谢我母亲。”

《生门》里用极其真实而克制的镜头,记录下医院产科里的几段故事。关注到了现实的医患关系问题,关注到了新生的喜悦和人情冷暖,有悲喜交加的真实生活。也聚焦“生育之难”,把问题展现在每个观者的眼中。

纪录片中,有人在新年夜孤独来到医院,此时她的孩子已经胎死腹中!不知是何原因,这个产妇拒绝透露自己和家人的信息。谁也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是什么人,也不知道女孩和亲人,因为这个孩子发生了怎样的冲突…

希望医生尽快上麻醉、动手术的她,只有“疼”是最真实的。

来生二胎的姑娘夏锦菊,是我看着最为揪心的一个。

夏锦菊这一胎胎盘长在了剖腹产的手术切口上,凶险性前置胎盘,并且胎盘超出了子宫,进到了膀胱里去,手术风险很大。但病床上她一直面带笑容,没看出有什么紧张之处。还很爽朗地说:“我生女儿的时候也是,肚子痛,就自己往手术室走。一边走,一边哭,孩子就生出来了。”坚强得让人心疼。

细心地人会发现,她的老公两次妻子生产都不在身边,说是在广州工作走不开。

夏锦菊的孩子出生还算顺利,但谁想到孩子出生伴随着母亲紧接而来的大出血!年仅33岁,还很年轻的她被医生告知:她的子宫保不住了。

她说:“医生,您能不能再想想办法?”这一刻,看到她眼角噙着的泪花,我的心也跟着在流泪。

可是生命的难题哪里是“想想办法”就一定能解决的呢?纵使医生想尽办法,做了努力,却还是扛不住每分钟500cc的大量出血,手术期间夏锦菊的心跳连续停了两次!

医生走出手术间,和姑娘的父亲商量。告知他:目前产妇失血的速度,就相当于她全身血液换了两次。血液中的凝血因子都消耗光了,她的心脏停跳过两次,而且可能还会停跳。也就是说,切除子宫是她保命唯一的选择。

产房外的父亲被这个消息深深打击到了,他面色凝重,给远在广州的女婿打了一个电话说:“你放下手里的一切事情,现在就买票赶回来!这边有危险!”

在医生们的紧急抢救下,夏锦菊终于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转入重症监护室!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悬在嗓子眼的心脏也暂且放一放。在她的手术期间,总共失血1万3千毫升,相当于全身血液被换4次!如果说鬼门关的话,她这大概算来来回回走了4遭吧…

直到术后5天,夏锦菊才恢复意识。

术后11天,她才离开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

闯过了鬼门关的夏锦菊,依然还是带着灿烂的笑容。她看着自己健康的孩子,幸福地直冒泡泡~但她也有后怕:自己死了无所谓,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家里人怎么办?

都过去了。这位妈妈那么勇敢地撑了下来,面对生活一定会更加有力量!

2

如果说夏锦菊还算幸运,有些孩子的出生则要面对更艰难的局面。

比如另一个故事里的这个穷困家庭。产妇陈小凤,刚嫁过来不久,没有医疗保险。怀着两个小家伙,又中央型前置胎盘,而且还有糖尿病。这个小小的身躯面色蜡黄,神情黯然。像医生说的一样——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大出血。

但是没有钱怎么办呢?母亲做手术、孩子生下来都需要钱,对于现在的几千块都是东拼西凑来的丈夫来说,几万块都像天文数字了…医生不是神,没有钱交不上医药费,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保大?保小?借了钱怎么还?床上的妻子一言不发,摆在他眼前的都是无奈。

他的哥哥回去帮忙想办法,在村里挨家挨户上门借钱,他在这边照顾妻子。生活实苦,好在这位丈夫未曾轻言放弃。我想比起有些妻子怀孕受罪,出事却怕“人财两空”让妻子流产的人来说,他的行为可敬。在人生逆境中,有这样的人陪在身边,才会有生活下去的动力吧!

好不容易筹措到手术款的当天夜里,陈小凤突发大出血,血淌了一地!又是一场与死神赛跑的你争我夺……紧急手术中,双胞胎女儿呱呱坠地,被送往儿科观察。孩子母亲也被抢救了回来,母子平安。

不过,出生之苦经历了,生存之苦同样艰难。

面对一个孩子少则五万,两个孩子不下十万的高额费用,这个山穷水尽的家庭“不太能高兴起来”。这期间,他们甚至有想到过,只要能挽救孩子性命,可以把孩子“送”给别人抱养。当然,这是面临着法律和道德问题的。但对比起曾一度刷屏的“罗尔事件”,这个家庭的挣扎却反而显得更有温度。

最终送养计划并未达成,等病床上的妻子身体恢复好一些,他们接受医生建议转到其它医院,那样花费相对低一些。离院前,陈小凤已经能在搀扶下起身活动了,瘦削的脸上也逐渐有了血色。

新爸爸来接女儿时候的一脸喜悦,也让人有了“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觉。他小心翼翼地抱起小小的女儿,虽然之后的路依然很辛苦,但有爱,就有希望在。

3

在镜头外,还有多少女性承受着种种生育之痛?

去年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事件,就是榆林一名待产孕妇从医院楼上坠下身亡,一尸两命。

究竟是医院由于名额限制拒绝剖腹产,还是家属坚持顺产,拒绝产妇下跪求剖腹的请求,难产疼痛到情绪失控?这件事的答案,至今未能尘埃落定。但却不断引发深思——生产时生理和心理上要难受到什么程度,才会逼迫一位妈妈做出如此绝望的选择?

这个事件出来后,有粉丝对我说出她们各自的生产经历:

@叶子

因为孕前有子宫肌瘤一早就决定剖腹产。定的日子提前了8天,早上五点小腹开始坠痛,还以为是孕期宫缩,心很大地让老公照常去上班。一直疼到八点多就确定是要生了,通知老公再回来。在等的间歇,怕东西太多一次拿不完还下去上来爬了一趟六楼……淡定到变态。赶到医院已经中午,做了下准备工作,下午医生上班进手术室,剖出来时羊水三度浑浊,半麻状态就听医生护士在惊呼,吓死,幸好宝宝没事,想想真是后怕。说到痛,产前散痛基本跟姑娘时痛经差不多(大概神经就是被痛经锻炼出来的),我的苦头在后头:因为青霉素过敏,就挂阿奇霉素,这药的副作用就是肠胃道反应。什么宫缩和刀口都没感觉了,只剩下胃疼,我算是一个痛点比较高的人,当时真是死去活来浑身冷汗,又不能动,我妈只能徒劳给我揉,实在没忍住就娘俩对着哭。

@宁婧羽

顺产,头胎,见红到宝宝出来五个小时,哈哈,时间真的是好幸福,过程算是不堪回首。凌晨四点半睡梦中宫缩醒了,不慌不忙七点半到到了医院,结果医生说开了七八指了,直接进了产房,结果生的过程居然低血糖,宫缩无力,感觉宝宝是被医生硬生生挤出来的,胎盘手剥,侧切缝针不知道多少针,就知道医生缝了一个小时。宝宝窒息加溶血,生出来都没有给我看一眼就被抱到新生儿科室去了,我是出了产房开始了尿潴留和高烧,奶水宝宝都没吃到就开始回了。幸运的是经历这么多,有老公陪伴和鼓励。生孩子不只是产房里生理的疼痛,要经受心理的双重考验,更需要家人的关心和支持,愿每一位妈妈闯过鬼门关后无坚不摧。

@始于初见

我是头胎预测孩子比较大八斤,但我还是想顺产试试,开了三指去打了无痛针。因为实在忍受不了那种疼痛,去的时候我婆婆和我老公一在要求不要打对孩子不好。但我还是硬着头皮去了。从疼痛到生产,经历了12个小时,那是冬天产妇空调不怎么制冷。冻的我直哆嗦,直到生完出来推出来后。感觉婆婆和老公似乎还在怪我,也没有问我怎么样了。那一刻,自己偷偷的流眼泪,后期坐月子我婆婆很忙都没怎么照顾我,那一个月我流了不少眼泪,抑郁。真的有一个开明的婆婆和老公真的太重要了。

宫缩的酸爽、撕裂的伤、剖腹的疼、侧切的隐痛、危及生命的恐惧、金钱的拮据、被逼生男孩的抑郁…这些“生产痛”都将深深烙印在每位母亲的生命里,难以磨灭。每一步如果有个小差错,都可能意外失去生命。亲经过这些,她们从女孩成为母亲,蜕变为世间最美丽的守护神。

每个生过宝宝的人,都曾离死神那么近。希望每个人,都能看到她们的伟大。别再觉得生孩子是理所当然的,轻松的事。

2018,新的一年开始了。

愿每位从鬼门关转身回来的母亲,都能无坚不摧。

愿每位丈夫在今后的每一年,对妻子好一些,对母亲好一些。

请好好尊重、爱护那个豁出生命,生儿育女的她。

孩子出生后你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

你还记得生宝宝时,经历过痛苦和危险吗?

留言里跟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