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男孩与母同睡被嘲酿成惨剧, 家暴、溺爱、老观念谁责任更大

2018-01-03 22:45:17 母同,惨剧,初三

孩子在多大的时候应该和父母分开睡,最近某县发生了一件事情(人物均为化名)。

一个16岁的小志,初三的男孩,残忍的杀害了邻居一个仅仅7岁的女孩,但是这件事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当警察找到小志时,他目光呆滞,直到把他带到警察局,他也没说一句话。

其实小志是一个非常内向的孩子,很胆小也很怕事,谁也不会想到会是他做出这样的事情。

小志的家庭里,是非常传统的,母亲任劳任怨的干活,从不会反驳,父亲是家里的经济支柱,但他有一个毛病就是喜欢喝酒,最重要的是喝醉后喜欢打人,也可以说是家暴。

父亲刚开始只是打母亲,后来小志长大了,父亲又经常打他。不像是别人家的孩子做错事受批评,小志只是很不幸的沦为父亲发泄的对象。

他从小就开始有心理阴影,害怕做错事,做事唯唯诺诺,这样的性格造成了很多的同学欺负他,每次都会哭着回家,父亲看不过去,又会打骂他。

这样的恶性循环造成了小志严重的性格缺陷。他只有母亲可以依靠,所以一直都是在和母亲一起睡,因为他没有安全感,即使是父亲因为此事打过他,他还是不肯,因为他每次自己睡觉都会做噩梦,他很害怕。

结果和父母一起睡的小志总是被人取笑。发生这件事就是因为邻居家的小女孩和小杰正好碰到,小孩随口骂他,都比我大了还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羞不羞,你的酒鬼爸爸不会打你吗?

小志本来心里就不痛快,小女孩的一句话瞬间点燃了小志心中的怒火,拖着小女孩就去了旁边的后山,将其杀害。

这样的事真是让人惋惜,两个孩子从此命运转变。

很多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分开睡是因为没有安全感,自己害怕,希望身边有人陪伴。研究表明,3-6岁的孩子和父母分床睡其实是很有必要的。

如何顺利的帮助孩子分床睡呢

1.睡前准备

在孩子睡觉前,提前准备,洗澡、刷牙、换睡衣,然后再讲故事给孩子听,时间久了,孩子就会习惯了。

2.态度坚决

孩子不愿意和父母分开睡,一定会用哭闹来反抗,这个时候家长一定不要心软,过了一段适应的时间就可以了。

3.塑造睡眠环境

帮助孩子布置一个有助于睡觉的睡眠环境,买些孩子喜欢的玩偶,放一个孩子喜欢的床头暗灯等。

孩子长大了,都要和父母分开睡,这样孩子才能成长,才能锻炼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当然,发生这样令人惋惜的事并不是只是由一方造成的,也不仅仅是孩子,父母有更大的责任。

如果小志的父亲努力爱护这个家庭,不是以暴力的方式来解决,相信小志一定不是这样的性格。

如果邻居家的小女孩不说这句话,小志也不会有这样的举动,但是小女孩什么都不知道,怎么会说出这样的话,家长一定有很大的责任。

孩子就是孩子,不是家长的工具,更不是发泄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