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咱家不穷
孩子八岁的时候,我们买了新房搬了家,居住条件改善了,也因此背了一笔银行贷款。
外婆跟孩子提过这事,有一天吃晚饭时,孩子问我家里欠了多少钱,要怎么还?
我说一百多万,每个月还,二十年还清。
她想了想,郑重地说:等我长大了,赚钱帮你还给银行。
我说不用啊,我和爸爸努力工作,每个月多还点,用不了二十年。 你长大自己白手起家就好。
过了些天,我去接她放学,她和几个同学坐在台阶上正摆弄一些器械。
见了我,便起身跟我走,又忍不住一直回头看。
我问她看什么?
她说:“好羡慕上科学兴趣班的同学,好好玩。”
“你不能上吗?”我问,“是老师挑人去的?”
“不是,我没报名。”她摇头。
我心里一动,问她:“你不会是舍不得让我花钱吧?”
“是啊,要四百多块钱呢!你还要还银行的钱。”她没有否认。
我又好笑又心疼,花了十几分钟跟她解释向银行贷款是一种普遍选择的方式,不是因为家里很穷。
到晚上,她去洗澡时发现有三四条新浴巾叠放在一起,忽然说了一句:我们家真的不穷,有这么多条浴巾。
虽然这逻辑实在怪异,但我终于放心了。
以前曾看过新闻报道,说有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懂得生活的压力,养成勤俭节约的作风,装穷十几年。
孩子果然非常懂事、勤快云云。
然而这种所谓的“穷养”我是不敢苟同的。
一方面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最信任的人本应该是父母,而父母用持续的欺骗与谎言亲手打破了他的信任。
以后,他还怎么敢相信别人,又该如何与他人建立稳定的关系?
另一方面,装穷与真穷不一样,装穷必须要一直告诉孩子家里很穷。
事实上,“穷”这个字眼在孩子心里根深蒂固,要花费很长时间才可能摆脱它的阴影。
孩子的心智成熟度只要追得上他的身体年龄就很好,他对这个世界的探索和理解需要时间,需要试错。
2
当父母的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给他一个家,一个安全的避风港。
孩子去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
一次次离开家出去经历风雨,时间由短到长,挑战由小到大。
家始终是孩子的休养生息之地。
回家可以放松身心、补充给养,整装再出发,直至终于长大成人,有能力独自面对这个世界。
父母装穷,让孩子以为家岌岌可危,回到家也不能卸下包袱,还要遮风挡雨,是想让你的孩子成长成什么样呢?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是无可奈何的事,它是用牺牲孩子的童年、用心智的非正常成熟换来的。
催熟的果实和正常生长成熟的果实能完全一样吗?
物质上穷或者不穷,是各人的缘法,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