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石穿实验验证

2018-01-01 04:33:51 水滴石穿,验证,实验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这话咱太熟了,小时候我的老师就拿这话鼓励我。长大之后我发现个问题,有些事儿,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首先,绳锯木断当然没啥问题,只要是绳子够结实,啥样的木头都能弄断。

铁杵磨成针这事儿也比较简单,毕竟现在有机床在,就算是直接磨,都不需要多深的功夫,关键在于砂轮。

但是,第一个的模型真的能实现吗?水滴石穿啊?听起来就强大的不要不要的!我反复思考,我科学的血液在燃烧,我理性的思维在跳跃!啊!我原来本来应该是个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啥啥学奖!我怎么能够做了电台主持人呢???

你想到了没有?我要用我科学的思维去验证这事儿的可行性!

您可能会说,这事儿不是早都有吗?现在网上随处可见这样的式儿的石头。可是,你见过水滴石穿吗?听起来对,就真的对吗?

是的,科学是检验真理的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来吧,让我们做个水滴石穿的科学模型吧!

做实验需要实验材料。水滴石穿!那就需要水和石头。水好办,我找到了家里的自来水管,洗手池是个不错的选择。

(水已经有了!稳定水源)

石头?这事儿不太好办。既然是实验,咱就找一个比较容易滴穿的东西。我找到了家里的玻璃小碗。小碗的主要成分是玻璃,也就是二氧化硅(化学式:SiO2),当然,这也是石头的主要成分。但愿我家苏朵儿不会因为我的科学探索破坏了她喜欢的玻璃小碗大发雷霆。

(超薄材质玻璃小碗)

好了,一切齐备!现在就是让我们进行“水滴石穿”这个伟大现实模型的出现。把小碗放在下面,然后扭开水龙头,让它滴水。(放好了)

这个成语的内容告诉我们,水滴虽然力量微弱,但是却可以用漫长的时间滴穿石头。

好的,那我们开始吧。

水滴下来了,我们的模型完成。

可是,问题来了,刚滴了几下,水滴就都飞开了。

而且我发现一个问题,我们怎么洗脸?我们怎么洗手?这个洗手池得占用多久才能实验成功呢?而且我的房屋产权只有70年,真的可以撑到我的玻璃小碗滴穿的那一天吗?啊!我今年三十一岁,我需要活到一百岁才能活到产权到期,我真的能够看到我实验成功的那一天吗?

就在我为实验时间纠结的时候,一个晴天霹雳击打在了我的头上。

小碗的上面,居然!居然存水了!

(碗底有积水!)

是啊,水滴滴落下来,并且不停的滴落下来,这样才能让石头被滴穿。可是等到水滴在石头上砸出一个坑来,那就存水了啊?就像我的模型,现在就存水了啊!

那么,到底砸多深的坑才能抵消水滴滴落的力量呢?

还有我的水龙头距离我的玻璃小碗有多高?是不是足够的高那重力加速度就更大,甚至可以一下把小碗砸碎?

哦,天啊!好难。

不对啊,我猛然惊醒!下雨的时候水滴从天而降,也没见哪滴雨把别人脑袋砸穿啊?是的,物理学。

重力!对,重力用G表示。浮力?浮力用F浮表示。

我一下想起我高中的物理学老师,我的班主任赵老师!赵老师的光辉一下照耀了我的科学思想!

那么一滴水有多重呢?记得以前,我的实验老师郭老师告诉我,1毫升约等于20滴水。哈哈!我的科学血液在燃烧!

一滴水的重量有了!那么现在该算算下落时候的力量了。嗯,重力,为了好算账,就假如我们把它放在了一米高的地方。

0.00049牛!这个数字这么的亲切,我高考之后就再没用过牛这个力量单位啊!看不懂上面的公式?哈哈哈,看来你的高中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啊!

下面就是浮力的问题了。我只要计算出水的浮力是多少,就知道存住多少水才能造成水滴的力量无法击打到石头上。浮力的公式在我的脑海中翻滚,无法确定,查查。

m排 就是水滴落的时候排开水的质量。也就是所谓的排水量。嗯,我们说的一艘船的排水量是多少吨,一般也就是船只的浮力单位。那一滴水的排水量是多少?也是一滴水!机智如我!嘎嘎嘎!

接下来!结果出现了!

浮力是多少?F浮=m排·g=0.05·9.8N/kg·m=0.00049N。

哇塞!我擦!牛掰啊!

一滴水滴落之后排开的浮力居然和它从一米的高度滴落一样的力量!

也就是说,只要这滴水不能直接砸在石头上,只要存住足够一滴水的深度,那这水滴就不必滴下来了?!根本滴不穿啊!这个结论让我沮丧,让我彷徨!说了这么长时间的一句话,还是如此励志,如此屌丝逆袭的话,难道!难道是假的?

但是!我想到了!我想到了一种可能!

只要这滴水能够不断的直接击打在石头上,石头一样是可能被击穿的。那就要这滴水不能被存下,不被存下就不能是砸出个坑来就存水,那只能不断被蒸发!请跟我一起想象一下这种场景:在一处山崖上,有一个不断滴水的地方,滴水下来是一块石头,这石头不是普通石头,它里面有火,水只要滴下就会蒸发,砸出坑来也会蒸发!于是常年累月,这块石头被滴穿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