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对孩子哭穷, 小心给孩子留下阴影!
现在播得最火的电视剧,恐怕要数《人命的名义》了,一向都不喜欢政治的我,对于这种电视剧是极度排斥的,但是尽管我坚持不看。可是,朋友、同事纷纷在我耳边狂轰滥炸,讨论着里面的达康书记,育良书记以及候亮平等等剧中人物。最后,我也跟着看起来了。
没想到才开始几集,就被赵德汗一整墙人民币震撼了,而感触最深还是他说的那句话——“我一分钱都没花,不敢,我们家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穷怕了。”
或许很多人都觉得赵德汗太傻,贪那么多钱,又不花,图啥呢?这不引火烧身吗?但是,我们仔细想想,正是因为年幼时候的赵德汗家境贫寒,才有了他当官之后的贪得无厌。
如果说电视剧太过虚假的话,那么,下面就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吧。
案例一:
在大学时候,我的对床是媛媛,我们一起生活了四年,正因为这样,我也目睹了她的四年的那种不合群的生活。
因为只要班级有什么活动,她都以各种理由推脱,而且每次上街买衣服,她都不敢去专卖店,即使是那些地摊上的衣服也是犹豫再三才买。所以,基本上她都是自己一个人,吃饭,上课,逛街都是如此。
有一次正好我碰见她一个人在街上,我们就聊了起来。她说,其实她家里并不穷,只是小时候妈妈老对她说要节约,我们家没钱。而且,由于她是亲戚中年龄较小的,只要表姐、堂姐穿旧的衣服都会被她妈妈回收了给她穿。
所以,现在她也经常算计,买的东西贵不贵,值不值,俨然就是个勤俭持家的女人样,完全不像个大学生的样。
案例二:
我的一个朋友佳佳,是公司的运营总监,工资至少1万,对于三钱城市而言已经是不错的收入了,但是她却经常在我面前说“又没钱了”,甚至还要透支信用卡。
每一次她向我说没钱的时候,我都会骂她是“败家娘们,要是谁以后娶了你,那得可劲地赚钱才行啊。”她也一脸无奈地说:“没办法,可能是小时候太穷了,现在才有这么强的购买欲,打都打不住啊。”
对于心理不是很强大的孩子来说,这种童年时候穷思想造成的阴影可能会是极其深远的。要么,就是被灌输了穷的思想,觉得买什么东西都要思索再三才买,生怕买亏了;要么,就是物质匮乏感造成成年之后的疯狂购买欲望。
最后,我想说的是,物质是撑起生活的根本。但是,如果一味地对孩子哭穷,很可能会扭曲孩子的价值观。作为父母,不是时刻提醒自己的孩子贫穷,而是应该告诉孩子幸福来之不易。在金钱观的教育上,不要太过苛刻,当然也不可太过铺张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