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不给孩子出钱参加跳舞比赛, 老师回复了六个字, 让网友炸了

2018-01-16 10:00:11 比赛,跳舞,出钱

近日,有这样一件事发生在一个幼儿园小朋友的身上,引发了网友热议。

王女士的孩子上幼儿园小班,在老师的“鼓励”下,不得已给孩子报名了幼儿园办的舞蹈班,以为这样可以安宁,孩子也可以开开心心上学,谁知幼儿园老师又在群里发通知,说兴趣班的小朋友要报名参加舞蹈比赛,王女士觉得这可能是幼儿园收钱的借口,就没同意让孩子参加比赛,可她的这个决定惹火了幼儿园的老师。

老师先是说“孩子影响了其他的小朋友”:

后来,竟开始人身攻击:

随后,竟然还说王女士“你就不配当妈”:

就是这句:“你就不配当妈!”彻底让网友炸了。

大部分网友都认为活动自愿参加,园方及老师不应该强求:

少部分网友也劝大家想开点:

老师作为一个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高尚群体,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尊敬,但是确实也存在着一些与我们想象中不一样的个体,例如:

1.杭州萧山某幼儿园

教师节时,学生家长特意熬了燕窝送给孩子的老师,却不曾想被老师说“头被车门夹了”。

2.某小学二年级

因为自己孩子偏矮,但是一直坐在角落里,妈妈也听到小道消息质疑老师收礼,写了一篇文章发至家长微信群后,被老师踢出群。

3.黄石下陆区一所私立学校

杨先生的女儿在该校读高一,某天家长群收到班主任通知自愿购买学习软件。家长讨论后觉得价格偏高,已经缴费的杨先生便发表了一下意见:“如果单纯为了学习,家长们肯定支持,如果学校有其他目的,家长们肯定有想法。我刚才查了下,全套软件,一年最高388(元)。”之后,发现自己被踢出了群。学校一负责人了解情况后,称杨先生散播负能量,无法沟通。

4.宁波鄞州邱隘镇中心小学

孩子读小学一年级,只因群里通知说要交钱修教室,家长提意见说不应该由家长出,便被老师踢出群,孩子也在学校被穿了“小鞋”。

相信每一个身为家长的人,都希望能和老师、学校保持良好的关系,但是这并不表明家长要对老师、学校惟命是从。

老师是个神圣的称呼,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让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成长、学习,老师就是孩子的榜样,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

一些敏锐的网友也发现这些事件都与微信群有关,微信家长群真是一个神奇的存在。现在很多班级都有自己的家长群,老师用来布置作业、发布信息。

作为一个公开的平台,老师和家长都需要自我约束,实现群真正存在的意义:

1.老师除了发布信息外,在进行公开发言时一定要慎重,不可辱没教师让人认可与尊重的角色特征;

2.家长与老师是平等的关系,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对老师成长不利,同样也会影响孩子的成长;

3.家长发言时,若对学校和老师有意见或建议最好私聊,有些道听途说的小道消息没有得到证实时,也不要随意散播;

4.老师尊重家长,家长尊重老师,双方都应该在孩子面前树立良好的榜样;

5.学校统一的事情,老师若只负责传达,家长有意见,可以让他找学校领导。

老师与家长之间都是对孩子负责,本不应有矛盾。老师守住自己的底线,家长也多表示理解,无论怎样,都不应该恶语相向,更不能对孩子“特殊待遇”,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阴影。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