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很多家长做了错误的示范

2019-03-04 10:14:21 所有权,示范,尊重

上周的时候,同事小欣给我讲了令她很生气的一件事情,就是关于孩子谦让的事情。小欣的朋友来找小欣玩耍,顺便带上了孩子,起初两个孩子玩的好好的,突然就却起了争执,原来是小欣朋友的孩子想要拿走一些卡片,而这些卡片是小欣孩子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这时候小欣的老公很大方的说送给他们了,这时候小欣的孩子满是委屈的跑回屋子了。小欣很生气老公的做法,但是卡片也要不回来了。

如何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很多家长做了错误的示范

小欣知道卡片是孩子一张一张用心积攒下来,别人是没有理由来抢走的,而自己没有维护好孩子的东西,反而老公还站在别人的那边,让孩子割舍了自己心爱的东西。这让小欣很是难受,其实这里有几点小体会想和大家分享。

1.分清自己和他人的物品

家长在面对这件事情的时候,要有两个态度,一是让孩子有“所有权”的意识,二是自己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所谓的“所有权”意识,就是让孩子知道什么东西是他自己的,什么是大家的,基本的认识到社交秩序,不能随便拿取别人的东西。

当宝宝知道哪些是自己的物品,哪些是爸爸妈妈的物品,如果想要使用妈妈的物品,需要征得同意,反过来也是。这样有利于宝宝建立自己认知的秩序,可以理解为什么不能拿别人的东西。

如何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很多家长做了错误的示范

2.引导孩子正确的分享

家长不应该只是口头教育孩子,要从生活中的小事教育,比如家里买了什么好吃的,要给大家分享,让孩子知道分享是一件很棒的事情。当孩子想要别的小朋友的玩具时,要学会商量,征得同意以后才能获得。

3.不随意决定孩子物品的去向

上面说了关于孩子如何摆正态度,接下来要说一下家长,因为家长拥有着很大的决定权。家长不要因为面子,就轻易的分配孩子自己的东西,要让孩子决定自己的东西应该怎么处理,尤其是在面对其他小朋友无理取闹想要自家孩子的东西时,更要询问自家孩子的意见,并且尊重孩子的决定,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如何尊重孩子的“所有权”,很多家长做了错误的示范

不然会破坏孩子所认知的秩序,让孩子无法理解大人的做法,同时产生愤怒和失望的情绪,这样很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谦让虽然是美德,但是也不是没有理由的退让,家长不应该用丹意的价值判断去道德绑架自家孩子,不然根本不算是教育,而是无理的使用大人的权利而已,学会换位思考,能与孩子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