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忘记彼此是队友时, 便在孩子面前成了竞争对手

2018-11-04 00:21:49 竞争对手,队友,彼此

有句话说得好:不怕神一般的对手,只怕猪一般的队友。这适用在各种类型的团队组织中,放在家庭情境中夫妻对孩子的教养行为上,更是再贴切不过了。

每每心理教育讲座后,总会听到与会的家长们感叹:“你说的这些话,要是孩子他爸(妈)也能来听到,那就太好了!”

当忘记彼此是队友时, 便在孩子面前成了竞争对手

这显示出两个问题,一是在孩子的教养上面,夫妻双方的态度并不同调,一方积极寻求改善,另一方可能置之不理,甚至根本就是问题的来源;另一是,彼此都期待对方先改变,但彼此都对现状感到很无力。

亲子教养常是引发夫妻之间争吵或冲突的来源。而当夫妻之间对孩子的教养不同调而出现争执时,常会流于意识之争。也就是,再怎么努力沟通到最后,总想证明自己是对的,而最快的方式就是指责对方是错的。

受到指责的一方当然得极力辩驳,当无法辩驳时,便试图找出对方的另一个缺点予以责难,以证明自己是对的。双方就在互相攻击中争吵不休,没完没了,始终偏离了当下最重要的事情,解决亲子教养上的问题。

问题是,在这过程中,孩子很容易被卷入其中,成了双亲为了证明对错或显示高下的工具。曾经有个孩子告诉我:“母亲总会向我吐苦水,说父亲怎样对她不好。母亲的委屈我都知道,但这是她们两个人之间的事呀!我又能怎么办?”

在这过程中,孩子突然间要变成一个法官的位置,双方都要孩子评评理,裁决谁说得有道理,这岂不为难孩子?在那瞬间,一方面,父母退化成了未成熟的角色,努力争取孩子的认同;另一方面,夫妻双方也成了敌对的竞争对手,在孩子面前争宠讨拍。

一旦孩子需要长期回头过来照顾父母的情绪时,便容易自我牺牲而对成长与发展有着负面影响。

当忘记彼此是队友时, 便在孩子面前成了竞争对手

双亲其实很需要时常在孩子教养的问题上,检视彼此现在是队友的关系,还是竞争对手。若是竞争对手,便有可能时常出现以下状况:

在孩子面前否定另一半。

在孩子面前抱怨另一半,大吐苦水。

要求孩子论断父母双方谁对谁错。

要求孩子表明自己比较爱哪一方。

在孩子面前打破另一半设定的规矩,让另一半难做人。

然而,双亲在孩子的教养上总会意见不合,争吵或冲突在所难免,该怎么做,才能避免对孩子造成负面的影响?请务必记得,在孩子教养问题上,你们是队友,而不是竞争对手。

1、提醒彼此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当双方争执不休时,务必静下来想想,当前彼此之间的歧见,关注的是解决孩子教养上的问题,还是证明我对你错。当流于对错之争时,往往会沟通让失了焦,而演变为冲突或对立,使得最初彼此都关切的问题长久被搁置一旁,没被看见。

2、在孩子面前肯定另一半的用心

有时候,我们不一定能认同另一半对孩子的某些教养行为,因为彼此在教养标淮上的态度并不一致,这是相当自然的。然而,即使我们再不赞同,也最好能在孩子面前提到另一半的好,而非数落另一半。例如,当另一半让孩子使用手机或网路的时间过长,你并不认同时,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气死我了!你爸(妈)真是会把你给宠坏了!”;请告诉孩子:“爸爸(妈妈)知道你平常功课压力大,才会给你更多的时间放松心情。”当然,事后请立刻找另一半讨论,达成一致性的教养共识。

3、在孩子面前表达对另一半的感恩与爱

家长最忌讳的就是在孩子面前批评另一半:“你老爸真是遭透了!”、“我真是受不了你妈,你说,她这样对吗?”。可以的话,请在孩子面前说些对另一半的感恩,像是:“我很谢谢你爸,总是牺牲与我们相处和自己休息的时间,在外奔波打拼。”“你妈妈一直以来都对我很体贴,也处处让着我,我真的很感恩,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了!你妈妈成就了咱们家!你长大了要懂得感恩!”父母亲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良好的夫亲关系,这是孩子成长中安全感的来源之一。

4、即使在孩子面前争吵,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永远存在

好吧!哪有夫妻不争吵?而夫妻关系若降到冰点,总不能在孩子面前一直营造和乐融融假象,孩子其实很敏锐,仍会嗅到哪里不对劲。不论再怎么争吵冲突,也请让孩子知道:“我知道你们很担心,但这是父母之间的事情,与你们无关。”别让孩子误以为是自己不乖或不好,父母才会失和。也务必让孩子知道:“即使父母之间存在着难解的问题,但我们仍然是爱着你们的,这是不会改变的事实。”别让孩子无意间承担起家长自己该负的责任了。

当忘记彼此是队友时, 便在孩子面前成了竞争对手

5、允许对方拥有自己的步调,也提醒彼此共同学习成长

双亲因为成长背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价值观,在教养态度上不一致也是自然的,因此,不断沟通以寻求共识是必要的。然而,有的时候,我们也该允许另一半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特别是某些无伤大雅的小地方,否则,我们便会永远会去找对方的缺点。更重要的是,夫妻双方需要共同成长,相约一起参加亲子教育讲座、自我成长课程,或者阅读好书分享读书心得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当你期待着去改变你的另一半时,请先从自己改变起。你会发现,当你改变了,另一半也会开始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