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凿壁偷光的孩子, 长大后却成了这样··

2018-01-28 17:25:45 凿壁偷光,那个,长大

每个人都经历过小学时代

如果要问你们,

课本上记忆中的三大榜样

“凿壁偷光,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

绝对是刷存在感最猛的三个

现在想起来,

是不是又被你爸妈拿来教育你啦?

很不幸,童年是美好的

长大后是残忍的!

现在你可以理直气壮地说:

我不学,因为他们长大后都是小人一个

匡衡、孔融、司马光三人

组队来了一首:“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今天,先说那个凿壁偷光的孩子

——匡衡——

【一个靠“偷东西”扬名的人】

当然大家都知道,

匡衡小的时候家里很穷

甚至晚自习时连蜡烛都买不起

于是,凿壁偷光就产生了

这里有两个疑问?不知大家想过没有?

这和李密的“牛角挂书”是不一样的

毕竟,大家在路上都能碰得到

至于“凿壁偷光”嘛!

说不定是自己的一场“包装营销”~

反正关起门,怎么说都有理!

没想到,却成了后人

教育孩子们勤奋学习的最好的例子了!

【复读9年,是个什么概念?】

即使“凿壁偷光”地学习

也只有在考场上才能检验:你有没有刻苦?

就这样在“偷光”的包装下

在乡亲们的殷殷期盼下,还是走向考场了!

于是,第一次失败了!

可能是考前没复习到重点,一定是这样的!

下次一定能考上,

不好意思,每次都这样安慰自己

在上高中时如果复习一年在参加高考的话

我们都称为高四、五、六··

按照这个理论,匡衡绝对是复读界的鼻祖

因为他叫高十三!

终于,复读九年考了个倒数第一“丙科”

这样的匡衡,你还要学习吗?

【匡衡:我可以一部《诗经》治天下!】

北宋名相赵普曾对他的CEO说:

他能“半部论语治天下”

这句话流传近千年,现在仍被大家学习着

但“凿壁偷光”的匡衡说:

“且,老子一部《诗经》也是可以治天下!”

可能是小时候

在家家“偷光”就只读《诗经》了!

注:人们为他编写了一首歌谣说:“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鼎”是匡衡的小名。

在继承者兼《诗经》爱好者刘奭还没当皇帝时

匡衡由于熟读《诗经》,俩人就走到了一块

当刘奭为汉元帝后

匡衡因为《诗经》被重用,升任国家部长

一次,首都发生日蚀、地震

匡衡就用《诗经》中的道理

对元帝说,应该少花钱,多干好事!

元帝很受用,匡衡再一次升官

等到老CEO死后

匡衡就成了下一任CEO(丞相、安乐侯)

每次和大臣们讨论国家大事时

匡衡总能引用《诗经》里的典故

处理好国家大事!

【当然,还有他负能量的一面呢?】

到了元帝后期,朝政较为混乱

咱们的匡CEO再次出手了

不过这次并不是拯救国家与水火!

而是熟练地运用诗经《硕鼠》

结党营私,利用地图的错误

非法扩占了四万多亩地,且没告之任何人

朝中对匡衡不满的人

告到皇帝那里

果真如此,将匡衡贬为庶民

十分难过,没过几年,就在家乡病死了

国家正在危难之际

他却一次在占小便宜,成了《诗经》的硕鼠

他放弃了《诗经》里最美好的生活

这就是我们从小学习的

凿壁偷光的那个孩子:匡衡的一生!

【后记】

匡衡儿时凿壁偷光的故事,鼓舞了很多人

因此“匡衡传说”

也成为济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却不想他却会以这样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所以说,任何时候都不要贪小便宜

是你的永远是你的,不是你的抢也抢不来

这就是“凿壁偷光”的匡衡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