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 你是赢了孩子, 还是赢得了孩子的心?

2018-01-28 19:25:45 赢得,孩子,教育

什么是赢了孩子?

很多父母在家里教育是为了赢了孩子。他们常常觉得,我比你大,比你多活了几十年的人生,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要多呢,因此我说的都是对的,作为孩子,你总是要按照我说的去做,不然就是忤逆我,不听话,不尊重我,我会发脾气的......试想一下,你是不是这样的父母呢?

当你总是期望在各个角度赢了孩子的时候,甚至到孩子长大要嫁给谁也要你说了算,要工作还是要考研,要不要出国等等,都要你说了算的话,当你习惯做一个赢家的时候,你的孩子就会习惯做一个输家。他讲不再拥有一个有着自主权的人生,他人生里的一切决策,都得遵从父母的命令。

现在很多所谓的“妈宝男”,过的就是这样的人生。他自己也许没有意识到,他的父母也没有意识到,就是这样的亲子关系,给他们的婚姻生活带来了多大的障碍。亲密关系中的任何大事小事,作为男人却没有应有的责任,一切决策都听妈妈的话,这样的生活走到最后,大都以悲剧收场。

这是所谓的“赢了孩子”,却输了他的人生。

什么叫赢得孩子?

赢得孩子,就是让孩子知道自己跟父母之间是爱的关系,有任何事都可以问自己的父母,都可以尊重自己父母的意见,这才叫赢得。让孩子知道并信任,是赢得孩子的前提。

赢得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同理心的倾听。就是当孩子表现出错误的习惯的时候,比如打碎了家里一个非常昂贵的杯子而瑟瑟发抖时,父母试试这样说:“太可惜了,这个杯子真的挺好的。不过爸爸小时候也犯过这样的错,也曾经打碎过东西,打碎了东西也特别害怕。那打碎东西我们学会了什么呢?学会了以后做事要小心一点。那有哪些办法可以帮我们小心一点呢?...”

我们要把孩子每一次犯错都变成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不是把每一次犯错都变成一次谴责的机会:“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没记性...”--这么做的结果就是跟孩子划清了界限,不想跟孩子共同承担结果。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父母呢?因为他会觉得我又没做错,我都说过了,我教过你了,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呢?

实际上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应该跟孩子共同承担这个结果。急于跟孩子划清界限是心理不成熟的表现。因为你骂完了孩子,只是自己发泄了一通,可孩子还是什么都没学到。

在教育当中学会道歉

道歉的三个步骤:1.承认,2.和好,3,解决。

任何一个家里,哪怕方法都掌握了,但人难免会犯错,难免会情绪上头,难免会做出伤害对方的举动。这时候用你的道歉,帮助孩子学会道歉。当孩子也学会道歉了之后,家庭关系中会出现非常多的修复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