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散养还是封闭式家养? 这两种做法你觉得哪个正确呢?
提到中国式,很多人便会想到“过马路”、“相亲”等,那“中国式爸妈”你听说过吗?其实中国式爸妈就是指:在中国,爸爸妈妈对孩子的爱就是无微不至,从怀宝宝到宝宝长大,以至于爸爸妈妈老去才会停止对孩子的爱。那么爸爸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过度保护对孩子真的好吗?你认为开放式散养好?还是封闭式家养好?
封闭式家养的孩子
爸爸妈妈会担心宝宝摔倒,就会随时随地陪着孩子;会担心宝宝什么都做不好,然后每一件都会替孩子做。也会担心宝宝自己不会吃饭,然后每一顿饭就会喂宝宝。其实这样不好,因为宝宝在温室里长大,他就会经不住外面的风吹雨打,经不起磨难,也自然成不了才。
但是家养的孩子也有好处,孩子会更加快乐。孩子会保留更多的纯真,也会更加明白家人的含义,懂得爸妈的艰辛,也更能明白亲情的重要性。
开放式散养的孩子
其实很多外国的孩子到18岁以后,爸爸妈妈就不会再给宝宝钱了。外国的孩子会自己出去赚自己的零花钱,所以我们国家孩子的独立性不如外国,最大的原因就是中国式爸妈的过度保护。“啃老”,这个词语的出现,也表明孩子的独立性差,在社会中会难以立足。社会生存法则会让那些温室的孩子喘不过气,所以爸爸妈妈不要对孩子过度保护,有时候吃亏也是福,摔倒也是经验。
开放式也有坏处,就是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没有过多的联系,关系也会淡一些。爸爸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会少一点,孩子18岁之后与家人之间的联系也会更加少,所以家的概念也会比较淡。
两种培养方式会造就不同性格的孩子,只是哪一种的方式会更加好呢?其实完全的封闭式与完全的开放式都不好。我们的爸爸妈妈应该呵护宝宝的成长,也应该在适当的时候放手。18岁之前慢慢的培养宝宝优秀的品质,18岁之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与实践动手能力,这样培养孩子会更加好。
爸爸妈妈,你们看完这些文章之后,是不是对孩子的培养方式有了一些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