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伤后, 父母如果只让一味地“忍”, 造成的结果你能想象吗?
文|文儿
这几天一直在关注武汉理工大学研三学子因受不了导师的控制,坠楼自杀事件,昨天新华社最新报道撤销该导师的招生资格,具体情况正在进一步的调查,事件发生让人心痛,作为外人我们在只言片语中很难了解全部的真相,在谴责导师为生命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应该尽可能的采取措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这位同学在事发早上和母亲一起吃饭,母亲看到儿子心情不好在一旁劝慰,儿子说压力大不知道怎么离开导师,母亲希望儿子在最后几个月里再忍一忍,毕业就好了,前段时间西安博士自杀事件时,他们曾在家庭群里说过这件事,当时母亲只是让儿子在想不开时多想想父母,陶同学最后走上如此决绝的道路,在母亲面前坠楼身亡,在承受外界压力的同时另一部分原因源自家庭“忍”的教育。
孩子受伤的时候,受欺负的时候内心并不是想听到父母说忍一忍就好了,而是希望父母给自己支持,帮助自己脱离糟糕的环境。
1. 相信孩子。孩子很多时候回家给父母描述自己在外受欺负,家长多会觉得孩子夸张或者是不相信孩子会遇到大奸大恶之人,多是随口劝两句结束,精神的折磨比肉体更可怕,而孩子在家长的质疑和淡漠中要不就是一直忍下去,性格懦弱,或者就是被逼走上极端的道路,因此,家长应该相信孩子,孩子面前无小事,重视孩子的感受。
2. 为孩子积极的出谋划策。家长在听到孩子所受委屈时,不要只对孩子说些不痒不痛的话,孩子渴望在受伤时得到父母的关心以及实在的帮助,家长可以去学校了解情况然后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至少要让孩子感受到不用害怕,有家人有父母的支持,不是一个人在承受。
3. 告诉孩子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不能做一个不去指责强者对弱者的欺凌,而去嘲笑弱者太软弱的看客,能做的是努力减少下次悲剧的发生,让孩子明白人活在世上就要输得起,环境人心不能改变时,我们就认输退出,“曲线救国”也未尝不可,之前所有的努力并没有白费而是在未来更好的机会里成为你厚积薄发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