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最容易因抢玩具打起来? 这两位妈妈做了教科书式的示范
妈妈们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当别的孩子来家里做客的时候,两个孩子开始会玩的好好的,可是大人还没聊两句,就发现孩子打起来了,不是这个哭就是那个闹,一问原因,竟然就是因为争玩具,自家孩子对自己的玩具有一种强烈的霸占欲,即使这个玩具他就没玩过几次,平时放在那里理都不理,可是别的孩子玩,他也会立马就抢,为什么孩子这么容易因为玩具打起来呢?我们来看看原因。
小孩子的成长是个有意思的事情,当他们一岁左右的时候,不管看到谁的玩具,都会摇摇晃晃地过去直接拿,如果别人不给,就会大声哭泣。等他们到了两岁的时候,就会不停地说,“这是我的”,这个也是我的,那个也是我的,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这就是孩子的物权观念在作祟。
在大人看来,把玩具给别的小朋友玩一会是很正常的事情,这个玩具还是自己的,可是小孩子却不会这样想,他认为玩具给了别的小朋友,就不是自己的了,所以为了保护自己的玩具,谁都不可以玩。
还有的孩子,平时在家从来没有经历分享的经历,就缺乏同理心,只为自己的感受着想,不会思考别的孩子为什么会不开心,这也是一个原因。
孩子不愿因分享自己的玩具,跟别的孩子争抢玩具,都是孩子成长必须经历的阶段,虽然这是共性,可是家长的引导却十分重要,下面我们来看两位妈妈都是怎么做的,或许可以让大家从中受到启发。
昨天带孩子去游乐场,里面有一个场地专门圈出来,里面都是决明子,小孩子脱了鞋子在里面玩,还有很多小铲子、小汽车、小桶等玩具,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有两个孩子在玩了,其中一个大概有两岁,另一个好像有三岁的样子了,两个妈妈拿着小板凳在外面看着,距离也不远,不一会,小点的孩子站起来去拿三岁孩子的一个小桶,也不说话,拎着就走,大点的孩子就起身去抢,两个孩子就争夺起来,这时候大点孩子的妈妈就说,“那边还有一个小桶,你去拿那个好不好?”,孩子想了想,感觉还是喜欢之前的小桶,小手就是不撒开,这时候这位妈妈说话了,“不如你跟这个小妹妹商量一下,一人玩一会行不行?她装满一桶的时候,你再玩好不好?”,这个孩子想了想觉得好,就对小点的孩子说,“我们一人玩一会行吗?你先玩吧,好不好?”,小点的孩子看了一眼妈妈,妈妈冲她点点头,她也高兴地点点头,然后拎着桶玩去了,大点的孩子也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这位妈妈拉着孩子的手,“轩轩真乖,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呢,来,我们来玩这个玩具车吧,你把这里面装满吧”,孩子听话地玩起来,另一个妈妈看到自己孩子把小桶装满了决明子,就提醒她,“你的小桶已经满了哦,快把小桶给哥哥送回去吧”,妈妈温柔地鼓励孩子,“看,哥哥多懂事呀,把小桶让给你玩,这次我要看看筱筱的表现了呢”,孩子听了,就听话地把小桶递给了哥哥,然后蹲在边上等着,轩轩妈妈看到了,就笑着说,“你俩一起玩吧,玩具都是大家的。”,友好的气氛在孩子和妈妈之间流动,两个妈妈把小板凳也拉得近一些,两个孩子玩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