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话晚, 到底是因为父母太聪明还是孩子比较“笨”?

2018-01-21 17:03:38 比较,孩子,是因为

在孩子出生以后,我们最希望孩子就是能够早点说话,喊出一声爸爸或者妈妈,可是有的时候会发现,孩子已经1岁多了,为什么还不会说话,怎么办?别急,我们分析出以下几种原因。

1.家庭成员缺少沟通

平时父母下班回来后,吃完饭就是各忙各的,各玩各的手机,没有进行语言交流。我们要知道,孩子最早学习说话的方式就是模仿父母,当你说话的时候,只要你认真观察,可以发现1岁左右的宝宝,他们的眼睛在直勾勾的看着你嘴巴,这就是他学习你说话的方式之一。

如果家庭成员之间没有交流,那么孩子如何学习和模仿说话呢?那么当然说话就比较晚了。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家长不想交流,实在是没有什么可说的,可以聊一聊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回来的时候看到什么,尬聊都可以,就是为了让孩子更快的学会说话。

有的家长就说可以让孩子看电视学习说话,或者让孩子听一听磁带等等。如果长时间让孩子看电视的话,对于孩子的眼睛是有很大伤害的。看电视的时常应该保持在半个小时左右,最好是一个小时以内。而且宝宝的眼睛还是属于一个发育阶段,相对来说,孩子比成年人更容易受到伤害。

至于让宝宝用听来学习说话,这个弊端也很大,首先宝宝学习发音,是需要观察人的嘴型,看这个声音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发出来。如果说用磁带来学习发音的话,孩子可能会出现发音不标准和说话晚的现象。

2.等一等孩子

一些父母讲话的语速比较快,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一般都是能够理解讲的是什么意思,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是一个难题。他们跟不上我们说话的语速和看不清嘴型,怎么学习我们说话呢?自然而然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进度。

我们在孩子面前讲话的时候,最好要放慢语速,最好要发音标准一点,因为是关键时期,教孩子学习说话的关键时期。

3.父母太聪明

为什么太聪明的父母,孩子说话更晚呢?孩子想要一件玩具,手指着一个方向,还没有将话说出口,父母就能够理解。在生活中有类似于这样的事情,父母都会很快就能够领悟,就这样减少了孩子说话的频率。我们都知道,学习的时候需要自己实际操作才会更加娴熟,说话也是如此,而父母太聪明的话,恰恰让孩子避开这个点。

我们最好要等到孩子说清楚了我们再帮助年幼的孩子,别再这么聪明了好吗?我们在生活中尽量创造可以和其他人交流的机会,这个对于让宝宝学习语言有极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