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类父母不用受照顾和教育孩子的累, 但我从来不羡慕他们
文|文儿
我一直记得这样一件事。这件事发生在孩子一岁时。当时婆婆想让我去上班,孩子留在老家让她带,我不同意。婆婆就开始举例子。她说,谁谁家的女儿,人家爸妈从小就把她放家里出去打工,现在人都上高中了,还不是好好的?我诧异,问她的爸妈现在回来没。婆婆说没有,她还是和爷爷奶奶在老家,不过那又怎样,人家照样每次成绩考第一!
听完婆婆说的这些话,我只觉得悲哀。一个女孩,从小就跟父母分开,父母不光缺席她的童年,还包括她的青春期,就算每门功课都得第一,就算她是爷爷奶奶和老师眼里的骄傲,可她的内心究竟藏着多少孤独,又有谁关心?除了学习成绩,有没有人关心过她的内心?等她将来长大成人,跟父母断了的这些年的链接,又该以怎样的方式连上?她和父母会相处得好吗?更可悲的是,周围人说起她的情况来不以为意,都觉得留守没什么了不起。我不知道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哀,还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留守儿童的事例。可现如今,留守的孩子又何止她一个。有的孩子,从婴儿时期就开始留守了。邻居家媳妇在孩子刚过满月就去大城市上班,直到孩子三岁上幼儿园才接回去。也有的孩子,要在老家一直呆到上小学才能被接回城市,回到父母身边。像我这样选择陪在孩子身边,留老家上班的,在公婆他们眼里就是太黏孩子,没出息。我也不想辩解。
孩子的安全感建立在三岁前。三岁前如果得到了父母或其它监护人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怀,孩子的内心就会丰盛充盈,蓄满自信和力量,他们才会无所顾忌地对外探索,成年以后也才会好好地爱别人,和自己的另一半顺利地建立亲密关系,并且充满爱意地对待自己的孩子。可以说,安全感是一个人的根基。如果一棵树的根基不稳,势必影响它的长势,如果一个人的根基不稳,绝对会在成人之后出现各种心理问题。那些谈了恋爱就患得患失,恋人一刻不在身边就无数次电话确认行踪的,无不是因为童年里没建立好安全感。
我知道让孩子留守后父母的无奈。把孩子留老家去外面打拼,也是为了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但请你们不要因为孩子小不懂事就早早地把孩子放老家。再苦再难,也希望能陪孩子过了最初的这几年。
如今外出打拼,也可以通过视频或电话来跟孩子多沟通,不要因为距离就忽视了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否则等孩子长大,你会发现孩子各种叛逆不听话,根本没办法和你亲近。那么你早些年为了孩子而打拼,到底为的是什么?又达到目的了吗?
在老家,别人总觉得我没把孩子丢给公婆很傻,公婆他们愿意带,自己干嘛受这份累,多少人都是一走了之?但是说实话,这些留守儿童的父母,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即便他们不用受照顾和教育孩子的累,我也从来不羡慕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