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过程中, 这类人吃的苦很少有人关注, 做父母的看了会惭愧
文|文儿
如今育儿难已成社会问题。育儿难不仅体现在孩子的喂养开销和教育花费上,更体现在有没有人员看管上。现代人压力巨大,身上背着房贷车贷,父母一方在家全职带娃不太现实,于是一类人就被委以带孩重任,他们就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
我们见多了全职妈妈和职场妈妈诉说带娃的辛苦,可这类人因为育儿而吃的苦却很少有人关注,做孩子父母的了解后说不定会惭愧。
离开家乡的苦
有些老人为了带孙子孙女,会离开家乡远赴儿子儿媳所在的城市,有的几乎横跨大半个中国。这样的老人一要忍受离开家乡的苦,二还要忍受融入新环境的苦。
作为老人,在家乡待久了,就像一棵树扎了根,这时让他再去别的城市,也真的如同移植树木一样,初期要伤好一阵元气。离开了熟悉的地方来到陌生的城市,再加上新地方气候和生活习惯的不同,需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水土不服才能适应。
这些且不说,那些在农村呆惯了的老人,一辈子在土地里劳作惯了,一旦离开土地来到钢筋混凝土组成的城市,没着没落的感觉特别强烈。我曾听两个老人聊天,其中一个说自己离开家乡后,好像没根了,还图啥快活,过一天算一天得了,听得人心酸。
离开老伴的苦
楼上邻居家的外婆,在带了三年外孙之后,又要到儿子家去带孙女,而她的老伴,则继续待在女儿家里带外孙。这种因为带孩而两地分居的情况并不少见。“少年夫妻老来伴”,年龄大了之后,另一半差不多是自己的精神寄托,有什么事都会跟对方唠唠说说,可是一旦分开,心里话想说也没人可说了。
儿子媳妇工作忙,又是隔辈人,日常生活中还时不时地起摩擦,根本不可能在他们面前说出心里话。老姐妹老哥们都远在家乡的那一边,想要回去一趟又谈何容易?于是很多健谈的老人在来到儿子的城市后,变得沉默寡言了。
因育儿理念不同而受挫败的苦
很多老人初来带孩也是斗志昂扬,毕竟孙辈是自己血脉的延续,也会摩拳擦掌想要把孙辈带好。他们在带孩子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沿用自己以前的养育经验。可是现代父母们的育儿理念已经更新很多,经常会因为把尿、吃饭甚至教育问题和他们起冲突。这时他们内心会有极强的挫败感。
一个人如果在经常做的事情上没有成就感,很容易影响到生活质量和精神状态。有位奶奶曾说她带孙子带得都快抑郁了,可见,产后抑郁也不只是妈妈们的专利,奶奶们也有。
你家有没有这样的老人?如果有,请对他们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