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的孩子将是下一代农民工? 不仔细看这将成为事实

2018-01-27 10:10:34 农民工,成为事实,下一代

之前看到过有人说,农民工的孩子可能会变成下一代的农民工。农民工的孩子以后可能会是盲流!那么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到的呢?

有人专门做过关于智力方面的调查,在农民工的聚集较多的农村或乡镇,调查结果显示35-45%智力指数低于85。然而,在大城市里调查的结果是智力不足的不足15%。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部分原因是先天导致的,父母如果是从事基础操作工作,而孩子很有可能就难以在先天上占优势。

还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后天的教育问题,在农村的孩子从小家里大人没有注重孩子小时候的教育问题。有句话就是这样讲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说的就是这个问题。孩子从懂事开始就是看到父母整天打麻将,打游戏,这就对孩子小时候的认知产生了影响。

还有就是因为小孩从小营养跟不上,没有足够的营养促进孩子的身体和大脑发育。人的大脑发育基本上在三岁就发育固定了,如果三岁以前没有足够的营养来促进大脑的发育,那么之后不论吃的再好也不会促进大脑的发育了。其实这也是源于父母关于营养方面的认知不足,哪怕是让他们去城市里生存,可是他们喂养孩子的食物还是馒头、稀饭、咸菜。只是一味地依靠老一辈人一代代传下来的方法。有时候你和他们说这个问题他们还振振有理的梗着脖子说:我从小就是吃这些长大的,不照样长得健健康康的!

还有就是农村的教育程度不如城市高。也不是说农村的父母不想让孩子读大学、研究生,而是因为他们由于在小的时候营养不足,在上小学时还不明显,一旦到了初中农村的孩子就会越学越学不会,一旦学不会就会觉得枯燥,慢慢的觉得学习没意思,学不下去,然后刚好初中毕业又没有考好,就更不想上高中了。农村的孩子上小学期间都干啥呢?除了学文化课,其他的娱乐活动什么都没有,不像城市里,有机会一个班组织一块去郊游啊什么的。

农村的孩子放学回家看到父母又在打麻将,玩游戏,也就没有写作业的心思。久而久子就是一个恶性循环,不做作业,越来越学不会,刚好到初中,看着村里比自己大几岁的也是初中毕业就出去打工挣了点钱,拿着各种潇洒,那叫一个羡慕,就更坚定了辍学打工的心思。

还有就是家庭富裕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在孩子求学历程中,农村的孩子只有循规蹈矩整天以寒门学子的故事激励自己好好学,考入重点初中。然后富裕家庭在孩子中考没有考好时,可以选用多缴纳“赞助费”的方法把孩子送入学校。还有就是外省的可以通过在学校所在城市买上一套房,孩子通过学校考试后就可以通过重点高中这个平台参加高考,增加名校录取的机会。而农村孩子呢?“中考没考好,别念了去打工吧!”直接就辍学打工了。

哪怕是高考没考好,富裕的家庭直接把孩子送出国,在国外长长见识。哪怕是镀个金回来,在外边一说也是“海归学子”,这一层标签无疑又为它们的职业发展增加了不少机会。

所以,要想自己的孩子不会变成下一代的农民工,还是需要对孩子的教育提起重视,从小抓起,这个并不是说要紧逼着孩子去学习,做各种题,而是从一言一行中影响孩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