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儿园里究竟学些什么?
— 1 —
前几天,班上开家长会,有家长问我:“幼儿园会教拼音、写字、算术吗?”
“我们不会提前教小学知识,这样做对孩子的学习并不利。”
家长听完我的回答后,立马急了。
“什么都不教?那孩子上小学什么都不会怎么办?”
“幼儿园什么都不教,就每天任由孩子疯玩?”
我能理解家长的心情,谁不想自己的孩子进入一所好的小学、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呢?
我认识一位家长,湘湘妈妈。
从湘湘进中班起,她便开始教湘湘写字,此时其他孩子还处在涂鸦阶段。
到了大班,湘湘会写很多字,老师夸她是个“小天才”。
她女儿读一年级的时候,学习成绩特别好,在班上排名数一数二。
湘湘妈妈看到女儿如此优秀,感到特别自豪。她为女儿制定了一系列的学习计划,甚至她好像都看到了湘湘考上名校的样子。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二年级,湘湘的成绩明显下降。更让她担心的是,女儿非常抗拒学习。
湘湘妈妈想不明白,孩子一年级的时候,学习不是挺好的吗?怎么说下来就下来了?
孩子的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任何违背规律的做法都会付出代价。
对于四岁的湘湘来讲,写字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她需要观察字形、拆解,并将相应的指令通过大脑传递给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心发展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成熟程度,所以训练写字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并没有多大作用。
湘湘在一年级的时候能取得好成绩,是因为提前掌握了一年级的知识。而其他小朋友刚进入小学,还处在幼小衔接适应阶段,湘湘凭借这个“优势”,在班上一直稳当第一。
但是湘湘在不合适的年龄,提前学习一年级知识,难度过高使得她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并且步入一年级后,老师教授的知识她已学过,便不愿意再听老师讲课,从而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
其他孩子到一年级的时候,学习的任务和方法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水平,而且在幼儿园的时候,他们的求知欲没有被破坏掉,对学习依旧满怀热情,所以到了二年级,其他孩子超过湘湘,就顺理成章了。
— 2 —
有些家长对反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存在错误认识,认为不小学化意味着不教知识,孩子在幼儿园里就是漫无目的地玩。
其实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错误需要,提前对幼儿进行小学教育,把拼音、书写等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纳入到了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中去。
教育部早在2012年9月份便出台了《3到6岁儿童发展指南》,把幼儿园课程分为健康、语言、社会、艺术、科学五个领域,并且每个领域都写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目标。
例如,在科学领域方面,要求“3-4岁的孩子能手口一致地点数5个以内的物体”“”;“4-5岁感知并发现常见的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5-6岁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