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这2种表现是缺爱可不是情商高, 可悲的是家长不知道还挺自豪
文|慢妈
如今人人都在强调要培养孩子的高情商,也有很多家长从小就开始注意孩子的一言一行,一旦发现孩子有高情商的“苗头”就很开心。可是在生活中我却发现,孩子的两种缺爱表现常常会被家长误以为是情商高,不仅不想法弥补反而还挺自豪,孩子受到鼓励会做得更起劲,反而会被耽误更久。
善于察言观色
慢妈我曾带着乐乐去一朋友家做客。她家女儿欣欣一直是她嘴里的高情商孩子。朋友拿来苹果给孩子们吃,欣欣一上来就拿起大的想往嘴里塞,朋友脸色一沉,她连忙把大苹果往乐乐手里送。朋友看到很欣慰,说“这才对嘛,我家欣欣真棒!”朋友让欣欣给我们表演唱歌,欣欣显然不乐意,一边唱一边看妈妈脸色,最后唱完了妈妈给鼓了掌,她这才松了一口气。
一旁的我看得很不是滋味,这孩子明显是被妈妈“压制”惯了,才会变得如此善于察言观色。这怎么能称为情商高呢?心里有爱的孩子会在妈妈面前撒娇耍赖,可朋友家女儿在妈妈面前如此小心翼翼,显然是缺爱太多了。
过于懂事乖巧
很多家长以为,懂事的孩子就是情商高。二胎家庭里的爸爸妈妈会有这样的感觉,自从老二出生以后,老大就会变得很乖巧,老二越是淘气胡闹,老大就越懂事贴心。家长常常对着老二说“你要是有你姐姐一半省心就好了”,对外总是夸老大懂事。“懂事”“乖”成了老大的优点,老大也越来越懂得忍让,越来越在意别人的感受。长大以后的老大会变成什么样?老好人。
慢妈我就是这样一个老好人。在家里我是老大,底下还有个弟弟妹妹,从小父母的教导就是“大让小,呱呱叫”,我在任何时候都是让着弟弟妹妹,也赢得了“懂事”的夸赞。长大了去上学,后来毕业参加工作,我说话做事从来都是先考虑别人,尽量避免冲突,为了“和谐”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这样的性格让我错失不少机会,也受了不少委屈。
现在想想,小时候自己的乖巧懂事不过是为了吸引家人的关注,弟弟是男孩,妹妹调皮活泼,自己有什么呢,也只有“乖巧懂事”能让家人夸夸我了。就是为了家长的夸赞,我才在“乖巧懂事”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因为我坚信,只有这样才能让别人喜欢我。
明白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对乐乐的要求不再是“乖”,我也不认为“乖巧懂事”就是情商高,情商高是建立在尊重自己感受的基础之上的,任何只围绕别人感受行事的做法不是情商高,而是缺乏安全感,是缺爱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