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的性格加速了蜀国的衰败,有这三种性格的人,都要知道
关羽,字云长 后世敬称“关二哥”,建安24年(公元219年)刘备拥兵自重于西蜀,自立为汉中王,封关羽为前将军以此来震慑曹魏和东吴。
同年7月刘备命关羽进攻樊城,关羽亲自披挂上阵,率糜芳守江陵,自己带兵直逼樊城,樊城魏军守将曹仁抵挡不住急速向曹操请求支援,曹操这边派于禁与庞德率7只军队火速前往支援,曹仁让他们驻扎在山上相互有个照应,双方僵持许久不下,恰逢又是雨季,樊城这一带大雨不断,将于禁驻扎的七军都淹没了,于禁不得不往更高处移,关羽在此之前就算好了会有如此情况然后就命士兵造船和木筏,并把汉水口堵住,就待雨水把于禁的七军连营淹没后杀他个措手不及,一切如关羽所料,于禁被水逼退到类似小岛上,关羽就乘船围攻他们,最后于禁被逼无奈投降了。庞德这边就不一样了,庞德箭法还不错搞定了一些蜀军,硬是要死撑到最后,还被活捉了,誓死不降,被关羽一声令下所杀。
而曹操这边听闻前线樊城战场关羽生擒于禁,水淹七军,又气又恨,一想到蜀军士气正旺,曹操想到与东吴联手,然后另一边又派人暗中通知关羽,以此来震慑并让他退兵,可关羽收到信后怀疑真假,犹豫不决,耽误撤退时机,兵败后狼狈的往蜀境逃,日行夜赶几天几夜来到一个叫麦城的地方,前方吴军正在等候,一夫之勇难敌敌众,被擒,不降被一个叫马忠杀小将所杀,时年56岁卒.
一代武将死于莽夫之手,还是有点惋惜的,原因是这三点造成的。
其一孤傲自大,之前东吴抛出橄榄枝,孙权派人过来提亲意思说孙权的儿子迎娶关羽的女儿,关羽就回了句“虎女焉能嫁犬子”,关二哥就是关二哥就不能说话委婉点,搞得孙权面子往哪里放,自然就没好果子吃咯。
其二犹豫不决,这是战场和职场的大忌,因犹豫不决而坏大事的不在少数,楚霸王项羽犹豫不决错失一个王朝,最后乌江自刎;唐高宗对废武则天犹豫不决,差点李唐的几百年的天下都没了;袁绍因犹豫不决导致官渡之战大败,遇事不决总会大败。
?其三宁死不屈,也许投降之后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关二哥,但不会引起张飞打骂手下导致醉梦中被杀,刘备听闻二位贤弟死的这么冤,动用全军进军吴国,因杀敌心切被陆逊来了个火烧连营,之后再愧疚与悔恨中一病不起,间接影响着蜀国的寿命,可见这蝴蝶效应有多大,“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有不同见解的伙伴欢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