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笑话“没文化”?三十八首咏春诗词,让你成为“大师”!

2019-02-22 20:15:34 三十八,咏春,诗词

春天意味着包容、融合、化育;春天也意味着新的努力开始,告别严寒,奔向希望。

中国人喜欢借景咏诗,其中最为喜爱的就是春天,不管是杜甫的《春夜喜雨》,还是白居易的《忆江南》,这些饱含深情的古诗词,至今读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那十里春风的洋洋洒洒。

春天来了,树丛鸟儿复苏了,从树梢飞到田间,从峭石落在河畔,叽叽喳喳,热闹欢快。河边那抽芽的柳条,点点嫩绿,满眼生机。仿佛小孩子天真的笑脸,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今天我们搜罗了38首关于春天的古诗,致敬姗姗来迟的春。

01《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品读】这首诗描绘了成都的春雨,讴歌了其及时滋润。运用拟人手法,细腻生动,会声会影。吧诗境与画境融为一体,是最有名的的春雨诗。

02《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品读】千里江南莺歌燕舞,绿树红花相互依存,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酒幌迎风招展。深邃的寺庙香烟缭绕,如今风雨沧桑,朦胧烟雨凭吊楼台画景。

03鸟鸣涧

【唐】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品读】不愧为“佛系”山水诗人。用花落、月出、鸟鸣等活动着的景物,显示了月夜春山的幽静,勾勒出春天月色诗情画意图。“动”中有“静”,有声有色,生意盎然。

04春思

【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品读】在古典诗歌中,“春”字往往语带双关。它既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比喻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这首诗描述思妇触景生情,想起了远方的丈夫,颇为伤怀。

05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

阑干楼阁帘栊,

杨枊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

小桥流水飞红。

【品读】文字中呈现出中国绘画特有的透视手法,讲远景、近景、中景统一,描绘了草长莺啼,花落燕舞,姹紫嫣红的春天,场面栩栩如生。

06晚春

【唐】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品读】描写花草树木得知春天不久就要归去,争奇斗艳,留住最后的春意。即便诗花姿一般的杨花、榆荚,也如同雪花一般随风飞舞,抓住时机,为人间留下一片美景。

07忆江南词三首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忆,最忆是杭洲;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品读】这篇小学课本的古诗,至今很多人会背。其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描绘江南美不胜收,色彩斑斓的无限春光。

08行香子·树绕村庄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品读】从村庄落笔,简答几句勾勒恬静优美的春天。视野由近放远,描绘了小桥流水动静相生,具有强烈的动态美感、以花鸟生物表达了春天的勃勃生机。整个游春足迹妙趣横生,跃然纸上。

09春风

【清】袁枚

春风如贵客,一到便繁华。

来扫千山雪,归留万国花。

【品读】诗人袁牧笔下的春天活泼而富有活力,春风就像贵客一般,所到之地立刻繁华起来。万物复苏花香遍野,自然界呈现欣欣向荣之景。

10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好春处,绝胜烟柳满唐都。

【品读】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初春小雨的优美清丽,表达了对春天来临时生机蓬勃景象,趁早走出家门,感受早春烟雨美景。

11临安春雨妆霁

【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品读】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也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明媚的春意和郁闷惆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2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品读】“都”字透露出人们急切盼望春天的心情。在焦急的期待中终于见到幻想的“春色”,既新奇惊讶,又欣喜万分,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13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品读】隔着疏落的翠竹,几枝桃花格外惹人喜爱。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

14游园不值

【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品读】这首诗脱胎于陆游的《马上作》:‘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突出了春意的活跃,‘关不住的春光’的说法也从此流行开来。

15春日偶成

【宋】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品读】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派风和日丽的景色。其文字易自然,语言更是浅近通俗。

16破阵子.春景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直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品读】归飞的燕子,笑靥如花的少女,描写了少女们春天生活小片段,展示却是一副情趣盎然,以及无限美好的青春。

17城东早春

【唐】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品读】而描写春色又只以柳芽一处,却概括了早春的精髓。后半段写仲春观花盛况,反衬出早春的独特与诗人的慧眼。

18王孙游

【南北朝】谢朓

绿草蔓如丝,杂树红英发。

无论君不归,君归芳已歇。

【品读】春天绿草如丝,葱葱茸茸,窈窕少女却心伤离情,思念远方的郎君。从景的描绘,到情的抒发,再到理性的升华,三者水乳交融般地融汇在一起了。

19玉楼春.春恨

【宋】晏殊

绿杨芳草长亭路。年少抛人容易去。

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品读】送别时道不尽依依难舍的心情,离别后陷入无穷无尽的离愁,人生短促、聚散无常。抽象的情感形象化为千万缕多情之苦,情调凄切,抒情析理。

20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品读】春触发乡思,引动乡梦,吹送归梦,渗透了春的温馨明丽色彩,这种随春风而生、逐春风而归的梦,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美的享受。

21春题湖上

【唐】白居易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品读】以幽丽华美的笔触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用翡翠比喻松树的绿色,对湖上春光的珍惜与爱悦的感情,也在这几个比喻中自然地隐隐泄出。

22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品读】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联想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跃然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

23水槛遣心二首

【唐】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长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

【品读】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最向往的是平静安逸的生活,拥有一处安身处所,面对着绮丽的风光,忘却了江湖,归于平静。

24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宋】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语如酥,春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暮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品读】通向深山别墅沿途幽美,友人山中隐居幽趣。清新自然,婉转流畅,由远及近,从外向里而行,余韵萦绕,有一种异乎寻常的山林静怡魅力。

36淮中晚泊犊头

【宋】苏舜钦

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

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品读】独看涨潮,寄寓了对世间风雨不定、阴晴难测的状况,然而内心却镇定自若、处之夷然,在平和心境的暗示中,又显露了内心深处的愤激不平。

37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

【宋】晏殊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

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

一春芳意,三月如风,牵系人情。

【品读】全篇借春风杨柳绘写浓春美景,衬比香阁女子的绰约风姿,曲传离思别意,景与情谐,物与人合,婉转含蓄,情致缠绵。

38春日京中有怀

【唐】杜审言

今年游寓独游秦,愁思看春不当春。

上林苑里花徒发,细柳营前叶漫新。

公子南桥应尽兴,将军西第几留宾。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品读】平静的叙述中寓有潮涌般的思绪。塑造出一个“相思不独欢,伫立空为叹”的形象。气韵回环,节奏和谐,声情摇曳生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