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极力要拆除北京古城墙,林徽因夫妇悲痛万分,如今追悔莫及
郭沫若极力要拆除北京古城墙,林徽因夫妇悲痛万分,如今追悔莫及
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积淀,为后世留下了许多伟大的建筑,这些建筑虽然都是死物,但在它们的身上却有着很多的秘密,岁月赋予了它们灵魂,建筑不只是建筑,也是文化,是历史。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很多以前的建筑,但其实还有不少建筑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毁掉了,比如今天和大家聊的北京古城墙。
城墙在古代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军事地位,它是国土和百姓的守护神,历代封建王朝都会加固城墙,以备战争之需。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有些城墙的去留成了问题,和平时期城墙不仅失去了原本的作用,还成了城市建设的阻碍,北京古城墙就在其中。战火纷飞的时期北京古城墙不曾倒下,它一直屹立在那里,虽然几经风霜,却坚韧挺拔。
后来,政府要对北京进行城市建设,梁思成提出的方案是北京古城墙一定要保留,不能将其拆除。他认为古城墙虽然不是新时期的建筑,但它代表着悠久的文化,这个建筑本身也代表着我国古代的建造技术,我们不能把一些主观的东西强加在建筑之上,从而否定它的存在。但是梁思成的方案最终并没有通过,政府否决了他的提议。这是为什么呢?
当时关于古城墙的去留,郭沫若也提出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古城墙是旧时代的建筑,代表着封建、落后,不适合保留在新时代的城市当中,而且北京是首都,是国家政治、文化、经济等的中心,如果将古城墙保留下来,势必会影响以后的城市交通,所以他坚持拆除古城墙。
古城墙即将被拆除,林徽因夫妇悲痛万分,全力奔走,希望能够留下这个伟大的建筑,但是最终并没有如愿。而到了现在,很多城市又开始仿建古城墙,显得十分矛盾。其实梁思成、郭沫若二人的观点,很难说清楚谁就是对的,谁就是错的,他们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有的时候只能是“两利相权取其重”。在当时的情况下,城市要想发展起来,交通确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古城墙被拆除确实让人感到遗憾,虽然现在的技术发达,工业先进,但建出来的城墙再没有古城墙的价值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