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被赶出家门,13岁嫁千古明君,自己是千古贤后,36岁去世

2019-01-21 20:04:28 千古,贤后,赶出

古代中国有这样一位女子,她虽然出身将门之家,但年仅8岁就被赶出家门,所幸的是她在13岁嫁给了一位好丈夫,她的丈夫成为了千古明君,自己也成为千古贤后。

她就是大名鼎鼎的长孙皇后。

在所有史料中都没有记载长孙皇后的真名,只知道小名是“观音婢”,她的父亲就是成语一箭双雕的主人公长孙晟。长孙晟先后做过北周和隋朝的大将军,北周武帝统一北方,以及隋文帝南下灭陈,长孙晟都立下大功,深得北周和隋朝皇帝的倚重,所以长孙皇后是如假包换的将门之女。

长孙皇后是长孙晟的幼女,长孙晟自然对她格外疼爱,对她的婚姻大事也极为重视。经过长孙晟的仔细观察,他相中了一起共事的好友唐高祖李渊的二儿子唐太宗李世民,两家相约结为儿女亲家。

不过在长孙皇后8岁的时候,长孙晟就意外病死了,没有看到爱女出嫁。长孙皇后有几个不成器的异母哥哥,他们居然在长孙晟去世后,合谋把长孙皇后的母亲高氏、胞兄长孙无忌赶出家门。于是母亲高氏带着年幼的一双儿女长孙无忌、长孙皇后投靠弟弟高士廉。

高士廉对这双年少丧父的外甥和外甥女视如己出,姐姐高氏去世后,他承担起抚养两人的责任。等到长孙皇后13岁的时候,高士廉知道长孙晟已把长孙皇后许配给唐太宗,于是极力撮合两人的婚事。公元613年(大业九年),16岁的唐太宗与13岁的长孙皇后喜结连理。

长孙皇后不是一个只会在家里相夫教子的普通女人,她是唐太宗的贤内助。在唐太宗带领部下扫荡群雄的日子里,长孙皇后给予他最大的精神支持,令唐太宗能够免去后顾之忧。长孙皇后最出彩的贡献是在玄武门之变,玄武门之变当天,长孙皇后亲自鼓舞唐太宗的部下,并且竭力争取唐高祖的后妃对唐太宗的支持。可以说唐太宗能够在玄武门之变成功夺权,长孙皇后的身体力行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唐太宗为帝期间,长孙皇后虽然不参与朝政,但她经常借古喻今,扶正唐太宗的为帝的错误。长孙皇后一直以贤德闻名,在历史上有“千古贤后”的美誉,她生活简单朴素,对子女教育严格,又懂得如何管理后宫,在她的管理下,唐太宗的后宫非常和谐安定,没有发生任何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事情。

公元636年(贞观十年),长孙皇后因病去世,年仅36岁。长孙皇后去世时,唐太宗非常伤心,很长时间都没能从悲伤中走出来,也没有再立皇后。

公元649年(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因病去世,谥号“文皇帝”,按照从帝谥规则,长孙皇后谥号“文德皇后”。

唐太宗是历史上的千古明君,长孙皇后是历史上的千古贤后,这对千古帝后从少年结发、到患难与共、再到开创大唐盛世,一直为后世所津津乐道。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