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汉朝最后的屏障,却跟随曹操几十年,他死后曹操才敢称王
东汉末年,已经运行了近400年的汉家江山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末日,先是桓、灵二帝在中央不断折腾,最终引起了民变,造成黄巾起义,接着就是中央不得不放权给地方镇压叛乱,地方军阀势力则借着这个机会崛起,开始不听中央的号令。灵帝一死,中央朝廷彻底陷入内乱,尤其是董卓的乱入使得中央的权威彻底丧失殆尽,关东军阀开始公开对抗朝廷,大汉走到了这里,其实气数已尽,只要哪个军阀的脾气稍微暴躁一点杀掉小皇帝,汉朝也就玩完了。但是此时偏偏站出来一个人,凭借一股忠于汉室的热情,硬是将汉朝的国祚又延长了20多年,他就大汉最后的卫道士——荀彧。
其实在董卓之后,汉献帝还曾被多个军阀所挟持过,先是吕布和王允把持的长安政府,后来则是李傕等西凉军阀,但他们最终都失败了,在利用天子这方面,都没有取得曹操那样的成就,天子在其他军阀面前似乎毫无用处,但是到了曹操那就变立马成了宝,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则多亏了荀彧。
荀彧,大名士,不仅是颍川名士中的头目,也是天下名士中的佼佼者,之所以出名,一方面是因为他的才华,另一面则是家族光环,颍川是当时重要的人才基地,天下士人多半处于颍川,而荀氏又是当地世族中的顶尖,另外他的祖先还是荀子,顶着这样的大帽子,自然受人尊敬,同时也引来的董卓的橄榄枝。
董卓并非全是人们想要中那样五大三粗,只爱杀人和好色的凶恶之徒,他在入主长安之后也想着如何能够长久的把持朝政。当时朝廷三大权力支柱中的两个,外戚和宦官都已经灰飞烟灭了,只剩下的士大夫一族,作为军阀要想把控朝局则必须要跟士人合作,所以董卓上位伊始就开始征召天下名士。但是董卓这个人实在不堪大用,土匪气息太重,很快就把朝廷搞得乌烟瘴气,士人们也看清了他嘴脸,纷纷离他而去,袁绍、曹操等人则干脆自己拉起了队伍,和董卓对着干,荀彧此时也弃官跑回了老家。
此后中央朝廷则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董卓、吕布、李傕等人先后把持汉献帝,最后皇帝实在受不了选择了东归,经历了一波三折之后终于回到了洛阳,曹操先人一步进入洛阳,又把皇帝拉到自己的老巢许昌。这时候的荀彧选择了投靠曹操,并提出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方针,此后献帝已经他所代表的大汉政权又在许昌延续了20多年。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荀彧与曹操的关系,更像是加盟或者说是合作伙伴,荀彧看中了曹操的实力,曹操则看中了他背后所代表的士人集团。对于曹操来说,只要能够士人集团的支持,也就得到了这个天下的统治基础,而条件就是保留汉朝的天子。而对于荀彧,得到曹操的支持,汉朝才能延续下去,士人才能尽到“奉天子的使命”。双方的合作是成功的,曹操自从迎奉天子以后,天下士人纷纷前来归附,最后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伟业。
但是20年之后,曹操已经扫清了几乎所有的敌人,二人的这种互相利用的关系也走到尽头了,若他不死,曹操不敢称公称王,可天下还有谁能阻挡呢,硬要抵抗的话,也只能是螳臂当车,荀彧看清了这一点,所以他选择了死亡,对他的而言,为汉朝续命20年,已经尽了自己做臣子的本分,而现在是真的天要亡汉,非人力所能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