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汉人深得乾隆信赖成军机大臣,贪污上百万两银子,乾隆亲自赦免
满清统治了中原,他们对于汉族人是有些看不起的,清朝的皇帝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位期间都不怎么重用汉族的臣子,重要位置上用的都是满族人,当然有一个人很例外,这个人叫做于敏忠。
这个于敏忠是乾隆时期,国家的首席军机大臣,深得乾隆的信赖,因为通常在清朝的朝廷里,汉人的地位是很低的,但要是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自然是不一样的,很多汉族的臣子,为了明哲保身,选择了阿谀奉承,但是于敏忠没有。 尽管他是个汉人,但是他的出身很好,他的祖宗在万历、顺治年间,当过学政,他的父亲曾经还参与过,编撰《康熙字典》等著名的书籍,所以他从小也是耳濡目染,文学上有着很深的造诣。
乾隆钦点他进了翰林院,他在这里待了七年的时间。当时很多满族人,因为在中原生活久了,所以他们的很多习惯就已经汉化,甚至有些人,都不懂满族的文字了,一些王公大臣,也很沉迷汉文化。 乾隆自然是不高兴的,所以他就规定,只要是八旗子弟,就必须要参加八旗的科考,这个考试是属于满族人的一个考试,要求就是写满文,也是乾隆皇帝,为了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实行的一个政策。
当时乾隆还下了一个规定,要是这些人通不过考试,那么他们就不能世袭自己家里的家产,为了这些,那些人自然是要想尽办法考过的,乾隆还要求一些汉人大臣,要学会满族的语言,尤其是翰林院的官员,本来就是文官,这种语言都学不会,那也就不用干了。 于敏忠很聪明,他的满语说的非常好,就是因为这样,所以乾隆皇帝对他,自然要对别人更加的信赖了,认为他这样的做法就是效忠皇帝的典范,还下令让那些满族人,也都向他学习。
这个人很会拍马屁,每次都能说的乾隆非常开心,后来他就成为了户部侍郎,到了军机处工作,他主要的工作,是整理乾隆留下的文章和诗作,就连乾隆在御花园散布,随口说出的文章,他也都一字不差的记录了下来。
乾隆看了之后,更是对他非常喜爱,还让他当了军机大臣,在乾隆四十六年的时候,国家爆发了一场贪污案,这个时候虽然于敏忠已经去世,但是他却被牵扯了进来,这次贪污的款银,高达281万多两银子。 乾隆说念在他已经故去了,就不忍心再追究其责任了,就这样这个大贪官得到了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