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宫女为康熙生下一子,死后被雍正从坟中挖出,只因一点原因

2019-01-20 15:14:17 一子,挖出,宫女

在清朝,皇帝的妃嫔一般葬在帝陵附近的妃园寝,又称为“妃衙门”。然而,通过研究发现,康熙景陵妃园寝中却有一个空券,古代皇家丧葬制度严格,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后来,专家推断这座空券里面原先确实葬着一名妃子,但是后来被雍正帝给挖走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话说,清朝康熙年间某一天,年轻气盛的康熙在后宫发现了一名长相出众的宫女,经过查询,这名女子是来自于内务府镶黄旗的包衣,也就是皇室的家奴,后来通过内务府选秀进宫做了宫女,这名女子姓章佳氏。

虽然章佳氏出身低微,但是挡不住如花似玉,于是乎,康熙帝便召幸她,从此之后章佳氏便成为了康熙的一名庶妃。幸运的是,章佳氏的肚子很争气,五年之内便为康熙生下了三个子女,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其中的儿子最终排行为十三,他便是后来的十三阿哥胤祥了。

虽然章佳氏的肚子争气,但是在康熙后宫,单靠肚子争气是没用的,一个高贵的出身才是关键,所以章佳氏始终都是一名庶妃。康熙三十八年,章佳氏香消玉殒,康熙帝念及章佳氏生育皇嗣之功,追谥为敏妃。不久便将其葬入了景陵妃园寝中。

后来,皇四子胤禛继承了大清皇位,是为雍正帝。十三阿哥胤祥在康熙晚年的政治斗争中为胤禛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雍正继位后便对其进行了大肆褒奖,由一名没有任何封位的皇子直接封为和硕怡亲王,并成为清朝第一位非军功而获得“世袭罔替”特权(铁帽子王)的大清皇子。

除此之外,雍正帝还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命人将胤祥的生母敏妃从景陵妃园寝的妃墓中给挖了出来,将其迁葬进了康熙景陵地宫,与康熙帝合葬在一处,并加封为敬敏皇贵妃,这在大清历史上仅此一例。同时也开创了皇贵妃附葬帝陵的历史。

纵观章佳氏一生,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却生下了一个优秀的儿子(胤祥),正是因为这个儿子她才享受到了皇贵妃的荣耀,并得以附葬帝陵,不得不说,能生一个好儿子是何等的重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