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华不输诸葛亮,要不是被杀,则可挽救大顺,清朝将难以存在!

2019-03-15 19:14:15 大顺,要不是,挽救

众所周知,李自成是明末时农民起义著名的领袖之一。他在1629年率众起义,之后率队伍投入高迎祥麾下,成为其得力部下。李自成一生骁勇善战,并且富有谋略,在多次征战中大获全胜,在军中获得了极高的威望。由此获得各个部落首领的认可,在高迎祥征战牺牲之后,李自成顺利成为新一代的闯王。

从古至今,李自成受到很大的争议性。有的人把他捧上圣坛,认为他是一代伟人,推翻了明朝,是新一代王朝的缔造者。例如矛盾文学奖的获得者姚雪垠就专门为他完成了一部330万字的巨著《李自成》。但是对他持怀疑态度的也不在少数,认为他有“土匪”作风,始终登不得大雅之堂。李自成在继高迎祥之位以后虽是尽职尽责,但是却毫无作为,高迎祥原来的队伍兵多将广,然而数十年后依然毫无扩大。到1639年,李自成的队伍几乎溃不成军,走的走逃的逃,剩下的人寥寥无几。

然而在此时李自成遇见一人才,彻底扭转这个不利局面。此人就是李岩,李岩原名李信,自小出生于官宦人家,父亲虽然后来不为官,辞官回乡后也为著名的乡绅。李岩自幼饱读诗书,年纪轻轻之时就中了举人。但是这个读书人却具有一副江湖侠士之气,并且颇具名气。李岩一眼看中了李自成,认为其可成大事,即投入麾下。李岩提出的“均田免粮”制,帮助李自成收服大批民心,让其得以集结百万大军,建立大顺,挺入大明京师。

在入京师之初,李自成便在李岩的建议下颁发军令:“敢有伤人及掠人财物妇女者,杀无赦”。可是这样的军纪,仅仅持续了8天。李自成便开始纵容部下作乱,军纪大乱。对于李岩提出的策略置若罔闻。李自成部下抢掠百姓,从而导致城内百姓民不聊生。此时的李自成已不是“开开大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中的闯王。傲娇自大的李自成不是三国时那个广听善言的刘备,即使李岩有诸葛亮一般济世之才,也扶不起这样一个李自成。

这样的李自成自然与一统天下无缘,并不是进了京师就已是万事大吉,四方农民起义大军突起,吴三桂与多尔衮两方大军联合在一起。李自成此时已是前后夹击之时,李岩劝阻李自成与南明合作,李自成没有答应,却不想南明这时也是前后夹击,唯有合作才能两方自保。但是李自成不是那个能看透其中利害关系的贤主。

在此时牛金星又乘机参李岩有反心,李自成听信了馋言,信以为真,杀害了李岩。从李自成身上也可以看出,一代霸主,如果没有宽宏气量,不能够知人善任,自然不能统一天下,大顺将不会那么快灭亡。李自成最后败落也算是情理之中,只是可惜李岩所投并非明主,济世之才最终白白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