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元帅有位侠义大姐,当权者无奈叹息:这个女人惹不起!
众所周知,开国元帅中贺元帅的大姐贺英是一位女中豪杰、革命烈士,她有胆有识、果敢勇毅,豪气不让须眉。那么她都做过哪些行侠仗义的事呢?以下记叙的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例。
1925年,贺英赴贵州铜仁,看望驻扎在那里的弟弟贺师长。她们一行几人,日夜兼程,经湖南保靖、花垣,到达贵州松桃县城,住在贺师长部下贺登武旅长那里。
一天,贺英正与贺登武闲聊,发现贺登武手上拿着一份状子,便问道:“登武,有人告状?”
贺登武把状子交给她说:“有个年轻人状告嫌贫休婿的岳父。按规定,我们的部队不管民事,但此人横竖不依,旅部都收到他好几份状子了。”随即,贺登武把事情的原委讲了一遍。
原来,松桃县城里有个叫刘朝永的青年,从小就和他的表妹陈凤仙生活在一起,建立了感情,刘陈两家早早便定了亲。
没想到,后来刘家逐渐贫穷,而陈家的家业却日渐兴旺。陈凤仙的父母嫌弃刘家穷,便瞒着女儿,悄悄把亲退了。刘朝永知道后多次央求,但陈凤仙的父母都紧闭大门,连他的面都不肯见。
刘朝永到县府告状,那知陈凤仙父母先给了县长两百块光洋,县长也就判定退亲。
刘朝永不服,要他表妹陈凤仙出堂答辩,如表妹同意退亲,案件就了结了;如果是她父母一手包办,退亲之事他死也不答应。
县长既然收了钱,哪里还肯听他的。刘朝永无法,只好请求贺登武旅部为他鸣不平,秉公断案。旅部不理民事,所以刘朝永无路可走,整日里在街上逛来逛去,几乎要得癫病。
贺英素来不满婚姻上的嫌贫爱富,好打抱不平。这次,对眼前的案件发生了兴趣。她说:“登武,你不理民事,那好,我偏要来管管这件事。”
贺登武不赞同,说:“大姐,管那些闲事干什么,安安逸逸休息几天,我派人送你到四哥(即贺师长,他前面有三个姐姐,同辈人都喊他四哥)那里去。”
贺英忙说:“登武,我的脾气你是晓得的,凡见了不平之事,不帮它解决,我几天几夜睡不着。如今不是兴三民-主义吗?民-主,自由,那姓刘的和他表妹连婚姻都不能自主,这还成什么世道!那女方的父母爱财不爱女,没有良心。你派个人去告诉一下陈家,就说我明天到他家拜访!”
第二天,贺英换了一身干净衣服,同贺登武的夫人翁氏,走到女方家。
寒暄了几句之后,贺英说:“听说你女儿绣的花,在县城是数一数二的,今天何不让我们开开眼界?”
主人只好答应,贺英便走进闺房,见到了陈凤仙。这个妹子的手艺真不错,人也确实长得漂亮。
贺英将其他人支开之后,给陈凤仙讲了句带刺的话:“凤仙姑娘,看你这手艺,手儿巧,但心儿有点朦。”
那女子是个聪明人,知道话中有话,便说:“小女子不懂,请大姐指教!”
贺英便把她父母退婚的事讲了一遍。陈凤仙掩面痛哭,然后说:“大姐,我生是刘家的人,死是刘家的鬼。”
贺英高兴了,说:“凤仙姑娘,只要你真心实意,与你表哥成亲的事包在大姐身上。你暂且莫声张,过几天事情就会了结。”
第二天,贺英拜访县长。贺英是贺师长的胞姐,又是湘鄂边赫赫有名的人物,县长见了也有几分敬畏。贺英天南地北扯开了,还给县长讲了几句奉承话,接着讲:“县长,城里人都讲你好,是他们的父母官。听说你们城里有户财主嫌贫退婿,你县长主持公道,贯彻三民-主义,继续帮助那一对青年人建立关系,这很好嘛!我素来主张婚姻要男女双方自己作主,想不到贵县长管辖的地方,出现自由婚姻的榜样,说明县长训导有方嘛!”
贺英不等县长开口,又说:“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可我贺英平生偏爱管点闲事。我给男女双方谈妥了,明天就结婚,我来承办。你这个父母官,好事做到底,成全他们,捐两百块钱吧!其余费用我和贺旅长负责。”
县长听罢,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刚要张嘴辩解,贺英却不容他说出什么来,当即起身告辞了。县长愣在原地,摇头叹息说:“这个女人惹不起啊!”
果真,在贺英的主持下,刘朝永和陈凤仙第二天就热热闹闹地举办了婚礼。那位曾经受贿的县长和嫌贫爱富的女方父母,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贺英又把那对夫妇叫到跟前:“这两百块钱,实际上是你们父母亲送给县长的,你们带上,还有点钱是我的,你们就远走高飞谋生去吧!松桃你们是住不下去的,到外面去。今后,夫妻二人要有商有量,和睦相处,为人要正派,莫做那些黑良心的事……”
刘朝永、陈凤仙这对小夫妻千恩万谢之后,才洒泪而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