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姜维错用一人致使蜀国陷入亡国危机,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了诸葛亮的遗志担起了兴复汉室的重任。我们知道蜀国是个人才匮乏的国家,在姜维主持北伐期间蜀国几乎没有拿的出手的大将。后来姜维驻兵汉中选出了两员川将,这两人分别是傅佥和蒋舒,两人多次随姜维北伐屡立战功后来傅佥和蒋舒被姜维安排驻守在了汉中要地阳平关。钟会率大军伐蜀的时候,蒋舒见魏兵势大于是诈骗傅佥说自己要出关迎敌,傅佥信以为真,谁知蒋舒出关之后径直前往魏营投降。蒋舒投降之后阳平关的守备力量大大削弱,傅佥寡不敌众最终战死。魏国大军占据阳平关之后直接深入蜀地导致姜维只有被动防守,可以说阳平关得丢失就是蜀国灭亡得前兆。
从《三国演义》里得描述来看蒋舒可以说是姜维一手提拔起来得将领,在蜀国国难当头得时候蒋舒却不思保家卫国临阵叛逃足见其人品低劣。而姜维作为一手提拔蒋舒的领导也有用人不察的责任,那么在历史上蒋舒和姜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真的是姜维将这个不忠不义的人安排在阳平关驻守的吗?如果我们从史书上的记载来看事实和小说的记载是完全相反的,蒋舒既没有随姜维打过仗也没有什么战功,在当时只是一个碌碌之辈。据史书记载蒋舒原本是蜀汉的武兴督,因为在职期间没有什么建树被蜀汉朝廷派人取代了他的职位,随后朝廷将他安排到了汉中协助傅佥防御阳平关。从这里我们看出蒋舒并不是姜维提拔出来的将军而是被朝廷降职派来助守汉中的,而这个时期恰好是蜀汉宦官黄皓弄权的时候将蒋舒安排到汉中助守十有八九应该是出自于黄浩或者刘禅的安排和姜维是没有关系的。
《三国演义》里交待蒋书投降的原因是因为和傅佥不和,事实上蒋舒是因为自己被降职对蜀汉朝廷的怀恨在心才在临阵之时叛逃的。从历史上的记载来看傅佥对蒋舒还是很信任的,据《汉晋春秋》记载,在魏军到来的时候蒋舒想要投降于是劝说傅佥开城迎战魏军,傅佥认为只要守住城池牵制住魏军就算是大功了并没有接受蒋舒的主张。蒋舒于是对傅佥说道:“子以保城获全为功,我以出战克敌为功,请各行其志。”傅佥就信任了蒋舒允许他带兵出城迎战魏军,谁知蒋舒出城之后立即就带着部下临阵倒戈投奔了魏军。我们说傅佥虽然最后战死军中报效了蜀汉但是他对于蒋舒疏于防范导致城池失守还是要负一定责任的,至于姜维这时已经远在蜀地,当时魏军出兵迅速姜维是来不及干预汉中战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