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死后诸葛亮不北伐曹魏,为什么蜀国灭亡得会更快?

2019-03-01 21:16:36 得会,曹魏,北伐

在刘备白帝城驾崩之后,蜀国的军政大权全部集中在诸葛亮手里。虽然刘禅是西蜀的皇帝,但实际最高统治者是丞相诸葛亮。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不顾朝中一些大臣的反对,不顾国力的巨大消耗,执意发动五次北伐战争,直至病死于五丈原。

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的综合国力是最弱的。特别是在刘备伐吴之战后,损失了许多兵力。而蜀地自古就是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如果诸葛亮不发动北伐,而是让蜀地百姓修身养息、发展生产、养精蓄锐,蜀国是否能逃脱灭亡的命运?甚至最终一统三国?

很遗憾,如果诸葛亮不进行北伐,蜀国可能灭亡的更快!因为,如果没有北伐,蜀国国内的各种矛盾便会突显出来,祸起萧墙。

刘备死后,虽然后主刘禅是皇帝,但诸葛亮却大权独揽,而且对刘禅管教很多。傀儡皇帝刘禅内心对诸葛亮是有反感的,就像孩子不愿意家长多管教自己一样。但在对外用兵打仗方面,刘禅又不得不完全依靠诸葛亮。如果没有北伐,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会日益加深,指不定以后会搞出什么变故来。

蜀汉是外来政权,蜀国内部可分为元老派、荆州派、益州派和东州派四个派系。元老派以刘备为首,包括赵云、张飞、关羽、糜氏兄弟等最早跟随刘备起事的一帮人。元老派原本是四大派系中实力最大的,但在关羽、张飞被杀,刘备伐吴失败驾崩后,逐渐退出了派系斗争的舞台。

荆州集团以诸葛亮为首,包括蒋琬、黄忠、费祎、魏延、马超、马岱等人。在刘备死后,荆州派人马掌握了蜀国的上层政权,是蜀国的中后期中坚力量。

东州派是刘焉入蜀时带去益州的一批人才,主要有法正、李严、孟达、许靖、董和、董允等。东州派集团虽然没有处于蜀国政权的主导地位,但这个派系的人数较多,影响力很大。

最尴尬的就是益州派了,也称本土派,虽然他们是当地人,但是政权却一直由外来派系主导,自己的事务自己做不了主。益州派人士包括马忠、黄权、李恢、王平、谯周等人。

这几大派系,互相之间矛盾重重、明争暗斗,包括派系内部也有矛盾。比如诸葛亮和李严、诸葛亮和魏延、魏延和杨仪等等。刘备在世时,凭借他个人的智慧和号召力能压制住各方。但刘备一死,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北伐,蜀国内部矛盾便会发酵并爆发。

北伐,就像一个大平台,把蜀国的各方势力整合在一起。对外战争,也是转移国内矛盾的一种方式。如果没有北伐,蜀国一定会出内乱,那样就会灭亡得更快!

另外,如果没有诸葛亮的北伐,司马懿也没有机会掌控魏国的军权,三国也不会最后一统于司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