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衰竭可能需要进行以下检查: 1. 实验室检查:尿液检查、血液检查等,可以检测到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升高等指标。 2. 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测到贫血、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骨髓代偿性增生等。 3.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出血倾向的检查:可以检测到不同程度的紫癜、血小板计数下降等。 4. 神经精神异常的检查:可以检测到头痛、性格改变、神志异常等症状。 5. 肾脏损害的检查:可以检测到尿蛋白阳性、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肾功能衰竭,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并指导治疗。
肾功能衰竭的检查
肾功能衰竭有可能需要做以下检查,仅供参考: 实验室检查1.尿液检查 尿常规蛋白一般为( )~( ),晚期肾功能损害明显时尿蛋白反见减少。尿沉渣镜检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管型尿,粗大宽阔的蜡状管型对慢性肾衰有诊断价值。尿比重降低至1.018以下,或固定在1.010左右,尿渗透压在450mOsm/kg以下。尿中BUN、Scr水平的测定、Ccr测定、尿液浓缩-稀释功能测定有助诊断。2.血液检查 因CRF时均有贫血,故血常规检查对CRF有重要提示作用。血红蛋白降低,一般在80g/L以下,重者<50g/L,为正常形态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感染或严重酸中毒时白细胞可升高,血小板正常或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增快。其他检查包括血浆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及其比值测定;血电解质(HCO3-、K 、Na 、Ca 、Mg2 、P3 等)水平测定。一般总蛋白<60g/L;血钙常低于2mmol/L,血磷>1.6mmol/L,血钾、钠、氯、CO2CP、阴离子间隙随病情而变化。 常规:尿比重下降或固定,尿蛋白阳性,有不同程度血尿和管型。血常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人血三系细胞减少。生化检查:血肌酐高于707μmol/L,尿素氮28.6mmol/L以上,为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时,常伴有低钙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比如相当多的患者在接受我院海洋生命平衡治疗体系治疗后再配合饮食、控制血压等措施,是可以慢慢恢复的。但却同时服用其他“保肾”药物,以为多药并进,可快速见效,结果反而欲速则不达。
血尿常规检查什么
血尿常规一般是检查血液和尿液中的常见成分。血常规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尿常规检查主要检查尿液的pH值,尿液中是否有白细胞和红细胞,是否有尿蛋白,尿糖是否升高。通过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可提示多种疾病,患者是否有感染、是否有贫血、是否有糖尿病,经对症治疗后进一步检查病因。
体检中的实验室检查?
你好,血常规:评估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及其分类、血小板计数等,筛查血液系统疾病;尿常规:因为肾脏疾病大多没有症状,尿常规筛查非常重要,检查尿比重、酸碱度、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红细胞、尿白细胞等,评估肾功能和泌尿道疾病、糖尿病等;粪常规+隐血:早期发现肠道肿瘤,了解消化道有无隐形出血等。具体可以进一步确诊检查。
小儿白血病血常规检查
小儿白血病血常规可表现为明显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50%以上的病人可以出现白细胞数目增高,白细胞分类提示原始细胞和幼稚细胞比例占多数,血小板可明显减少。小儿白血病血常规一般典型表现为明显的贫血,贫血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含量均减少,网织红细胞数值大多正常。
慢性肾小球肾炎首选检查?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多种病理类型组成,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临床特点为总是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尿检异常和(或)血尿、水肿、高血压、贫血和(或)缓慢进行性的肾功能损害。检查项目有:尿常规、血常规、尿微量白蛋白测定、24小时尿蛋白测定、红细胞形态、血浆蛋白测定、血脂、肝肾功能、双肾B超等。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病
临床表现 1.发热。 2.出血。 3.溶血性贫血,约半数伴有黄疸。 4.神经系统症状:主要为一过性及多变性的表现,如头痛、意识障碍、昏迷、精神变化、瘫痪、抽搐、视力障碍、发音困难、失语等。 5.肾脏损害:90%以上病人有血尿、蛋白尿等,甚至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6.肝脾肿大:约25-50%的病人有轻度肿大。 诊断依据 一、主要诊断根据 (一)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 1.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血色素,中、重贫血。 2.微血管病性溶血: (1)黄疸与深色尿,偶可见血红蛋白尿。 (2)血片中可见较多的畸形红细胞(>2%)与红细胞碎片。 (3)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4)骨髓代偿性增生,以红系为主,粒/红比值下降。 (5)血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6)可有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结合珠蛋白、血红素结合蛋白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 (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与出血倾向 (1)不同成程度紫癜与其他出血表现。 (2)血小板计数下降,血片中有巨大血小板。 (3)骨髓中巨核细胞数增多,且有成熟障碍。 (三)神经精神异常:据有一过性、反复性、多样性与多变性的特点,如头痛、性格改变、神志异常、感觉与运动障碍、抽搐、阳性病理反射等。 (四)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如尿蛋白阳性,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和管型,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发生肾功能衰竭少见。 (五)发热:多为低、中度。 二、辅助诊断根据 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作为诊断的辅助条件。 你好,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严重的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本病在任何年龄都可发病,新生儿和90岁以上老年人均可发病,因此对于这种疾病一定要重视,一定要上正规医院做治疗。
乳糜血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
乳糜血会使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常规检查,又称全血细胞计数,主要检测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通过测定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贫血以及贫血的严重程度。也可用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断。通过检测血小板数量,可以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
乳糜血对血常规测定的影响
乳糜血会使血常规中的血红蛋白浓度升高。血常规检查,又称全血细胞计数,主要检测患者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白细胞数和血小板数。通过测定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贫血以及贫血的严重程度。也可用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断。建议去医院咨询医生,做详细地了解。
肾上腺疾病查肾功能查出来吗
肾功能检查可以查出肾上腺的疾病。尿常规是对泌尿系统有无病变,病变性质及程度的最简单的检查。肾功能检查,可以测定尿素氮。b超检查,可以了解肾脏的大小、形态、有无结石、尿路梗阻、先天畸形病变等。尿红细胞形态检查,如果发现尿异常红细胞大于80%,可能来自肾小球。24小时尿蛋白量测定,正常值是小于0.15克每24小时。
肾功能衰竭确诊
尿比重下降或固定,尿蛋白阳性,有不同程度血尿和管型。 血常规: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减少,红细胞压积和网织红细胞计数减少,部分病人血三系细胞减少。 生化检查: ,血肌酐高于707μmol/L,尿素氮28.6mmol/L以上,为肾功能衰竭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时,常伴有低钙高磷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比如相当多的患者在接受我院海洋生命平衡治疗体系治疗后再配合饮食、控制血压等措施,是可以慢慢恢复的。但却同时服用其他“保肾”药物,以为多药并进,可快速见效,结果反而欲速则不达。 实际上由于肾脏衰竭,药物的吸收因为口服后胃的排空延长,肌肉注射时的吸收不良,都使得药效不容易掌握。即使顺利吸收后由于尿毒症病人会有水分堆积在体内的情形,使得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变的不足,再加上反复的透析也会使得某些药物从人工肾脏过滤掉。由于尿毒素会使得药物不易与蛋白质结合,很多药物便会在正常的剂量造成尿毒症病人的中毒,例如注射正常剂量的麻醉止痛剂以及抗癫痫药物时导致呼吸停止。即使一些经由肝脏代谢的药物其排泄不经由肾脏,但基于患者的肝脏功能也有功能低下的情形,还是需要小心的斟酌药量,如普拿疼不减量则常会使尿毒症病人肝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