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提供的信息,土茯苓具有以下功效: 1. 清热解毒:土茯苓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用于治疗各种由热毒引起的疾病。 2. 除湿:土茯苓可以帮助去除体内的湿气,用于治疗各种由湿气引起的疾病,如湿疹、瘰疬等。 3. 利关节:土茯苓可以帮助缓解关节的不适,用于治疗关节炎、关节痛等症状。 土茯苓的性味是甘、淡,平,入肝经、胃经。它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例如白藓皮、苦参、地肤子等清热、解毒、除湿的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由湿热疮肿或湿疹引起的疾病。 总之,土茯苓是一种有益于健康的中药,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湿气和关节不适。
急!慢性湿疹
【辨证】风湿热毒,郁结肌肤。 【治法】祛风湿,解热毒。 【方名】皮肤解毒汤。【组成】土茯苓60克,莪术10克,川芎10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风湿热痹是什么症状治疗
出现心律失常、发热等症状。风湿热一定要应用合理的青霉素及抗风湿药进行治疗。风湿热痹是中医的一种理论说法,在西医则是称为风湿热。中医认为风湿热痹者会有关节屈伸不利,而西医的风湿热,通常是指链球菌感染后导致的一系列全身结缔组织的非化脓性炎症,可表现为心脏炎,比如出现心律失常、发热、心肌炎以及瓣膜病变等。风湿热也可以导致舞蹈病,则需要应用镇静剂进行治疗,皮肤也可受累,出现环形红斑或者皮下结节等。
小儿风湿热怎么治疗
风湿热的典型病症就是体温降低,稚童是风湿热的有病群体之一,肯定要做好防止劳动,假如已经有病了,及早医治。风湿热的医治越早越好,患过风湿热或风湿性心脏病的人,应在救治的医生引导下保持长时候的药品掌握治疗,常规的方式是每隔3至4周肌注长效青霉素,一般可防止风湿热发作。
小儿风湿热可以治癒吗?
风湿热的典型症状就是体温升高,儿童是风湿热的患病群体之一,一定要做好预防干活,如果已经患病了,及早治疗。风湿热的治疗越早越好,患过风湿热或风湿性心脏病的人,应在下坚持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常规的方法是每隔3至4周肌注长效青霉素,一般可防止风湿热发作。这种病早起干预是可以治愈的。
小儿风湿热能治好吗
风湿热的典型症状就是体温升高,儿童是风湿热的患病群体之一,一定要做好预防工作。风湿热的治疗越早越好,患过风湿热或风湿性心脏病的人,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时间的药物治疗,常规的方法是每隔3至4周肌注长效青霉素,一般可防止风湿热发作。这种病早起干预是可以治愈的。
青少年白发能治疗吗
还是很难的。但可以用下面的方法试试啊。头发早白:何首乌3两,核桃肉7两,黑芝麻2斤,一起炒干,磨成粉,每次半两,用红糖水调服,一曰二次,连服一月,过3~4月后,头发可转黑,忌蚕豆、肥肉、油炸食物。 【方名】七宝美髯丹加减 【病因】气血两亏不能上荣,发失所养。 【组成】生地15克,何首乌15克,苣胜子15克,菟丝子15克,黑芝麻12克,桑椹子12克,茯苓12克,山茱萸12克,龟板胶10克(烊化),甘草6克。 【功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 【主治】须发早白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治疗血癌最好的药
血癌的常用中药方剂: 〖辨证〗 气阴两虚。 〖治法〗 益气养阴,清热解毒。 〖方名〗 益气养阴解毒汤。 〖组成〗 黄芪30克,太子参20克,黄精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生地20克,麦冬20克,天冬15克,旱莲草18克,女贞子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蒲公英30克,小蓟15克,甘草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血癌的治疗,现在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西医,以化疗及骨髓移植为主;一种是中医,以中药为主,辅以食疗、心疗、体疗。西医化疗是采用直接杀灭的方法,即将化学药物注射到体内,将幼稚细胞杀灭,它具有针对性强、作用明显、效果快等特点,但在杀灭幼稚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及机体免疫功能造成很大的损害,骨髓移植一般被认为是治疗血癌的最佳方案,但高昂的费用、极难的配型将绝大多数患者挡在了门外。中医则是通过辨证施治,结合现代药理研究成果,祛邪控制幼稚细胞,扶正提高自身免疫力,配合食疗、心疗、体疗等全方位调理,达到防止复发、延长缓解期,进而治愈之目的。
土茯苓
您好,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归经:肝经;胃经;脾经。属于凉为主。土茯苓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 主治:治梅毒,淋浊,筋骨挛痛,脚气,疔疗疮,痈肿,瘰疬. 肝肾阴亏者慎服 尽管土茯苓副作用很少,但不建议长期吃,长期吃对脾胃功能不好。 土茯苓和茯苓不是同一种药物 土茯苓清热利湿 解毒杀虫止痒 对于湿热所致的皮肤病如梅毒 湿疹有很好的疗效 茯苓是健脾利湿 常常配伍在益气健脾的药方中增强健脾利湿的作用 单方制剂没有很好的疗效 二者的煎煮方面都没有特别的要求 口感上土茯苓偏于味苦 茯苓味淡茯苓是利水渗湿药,还可健脾安神,性味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常用量10--30克。土茯苓是清热解毒药,可除湿利关节,性味甘淡平,归肝胃经,常用量15--60克。
治血管神经性头痛
你好:这是血管神经性头痛,多是由于紧张压力或精神受刺激等引起的神经功能失调造成的头痛,也有一定的遗传因素,使神经肌肉放松的措施可以促使病情好转,本病需要针灸和物理治疗,口服中药方剂对血管神经性头痛有效 你好 血管神经性头痛,可分为偏头痛型和非偏头痛型两大类.头痛发作时常伴恶心,目花,心悸,眠差,疲倦,头晕,耳鸣.伴有自汗盗汗,纳呆眩晕及腰膝疲软.临床上根据头痛的类型辨证处方如下: 风寒头痛:头痛常发于风寒侵袭之后.头痛剧烈伴紧束感.或痛连项背,恶风寒,口不渴,苔白,脉浮或紧.治宜祛风散寒.方用川芎茶调散.药用:川芎18克,荆12克,生姜,薄荷各10克,羌活,白芷,防风,葛根各15克.细辛8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风热袭扰:头痛胀热,甚则如裂,面红目赤,口渴欲饮,尿黄便干,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治宜祛风清热.方用芎芷石膏汤.药用:川芎18克,石膏30克,菊花,藁本,白芷,羌活,白僵蚕,淡竹叶各15克,滑石20克.每日1剂,水煎服.风沮上蒙: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脘闷纳果,不思饮食,苔白腻.脉濡.治宜祛风胜湿.方用羌活胜湿汤.药用:羌活18克.独活,藁本,防风,川芎,泽泻,蔓荆子各15克,桂枝,砂仁各12克,薏苡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睡眠不安,口干面赤,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脉弦或细数.治宜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药用:钩藤,生石决明各30克,牛膝,桑寄生,杜仲各15克,栀子10克,天麻,黄芩各12克,益母草,夜交藤各20克.每日1剂,水煎服. 血瘀颠顶:头痛如锥刺,痛有定处.反复发作,经久难愈,舌质暗或有淤斑,脉弦涩.治宜化瘀通络.方用通窍活血汤.药用:赤芍l5克,川芎18克,桃仁,红花各12克.麝香0.1克,地龙20克,全蝎8克,甘草6克.每日l剂,水煎服. 痰湿蒙窍:头痛且胀,胸脘闷满,恶心或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治宜化痰祛湿.方用二陈汤加减.药用:半夏,泽泻,茯苓,羌活各15克,川芎18克.天麻,苍术,白芥子各12克.陈皮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此外.还可试服以下验方:葛根,自芍,白芷,川芎,制川乌,知母,石膏各30克,甘草,全蝎各3克,水煎服,每日l剂
土茯苓的功效,土茯苓功效
土茯苓具有清热解毒或治疗湿热疮肿等功效。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肝经、胃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利关节的功效。另外临床中土茯苓可用于治疗湿热疮肿、湿疹、瘰疬等症,对于湿热疮肿或湿疹,可与白藓皮、苦参、地肤子等清热、解毒、除湿的药物配伍使用。建议患者遵医嘱用药,用药期间保持清淡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