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弧光

人物弧光,也被称为人物弧线,是编剧和小说家常用的创作技巧之一。它指的是人物的本性发展轨迹或变化,无论是向好的方向还是向坏的方向。举个例子,一个人物在故事开始时可能是开朗活泼的,但在故事结束时可能变得阴沉黑暗,这种变化就是人物弧光的体现。这个过程包括身份、性格、实力等方面的变化。只要人物在故事中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就可以称为他的人物弧光。人物弧光具有隐蔽性、动态性、对抗性和渐进性等特点。

人物弧光是电影编剧经常使用的一个理论。它指的是当一个人物经历剧情反转时,观众能够看到让人物得到升华的东西,从而打动人心。这里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反转,一个是升华。

人物弧光

以电影《我不是药神》为例,徐峥饰演的药贩子一开始只是个卖印度神油的人,吊儿郎当,还有点色。后来为了挣钱还债,他开始从印度那边倒卖治白血病的药。

然而,当这个药贩子看到那些病人艰难的生存状况时,他决定以很低的价钱把药卖给他们,甚至贴钱帮他们走私。最终,他还被抓了起来。

从为了自己挣钱到为了给病友治病不惜犯法被抓,这个人物经历了性格的反转。而在这个意外的反转过程中,观众感受到了人物的升华。

人物弧光在现实生活中也存在。

美国顶级编剧理查德·沃尔特在《电影电视写作——艺术、技巧和商业》一书中提到:“要创造出观众喜爱的人物性格,有三个基本原则需要掌握。第一,要避免陈规烂套;第二,要让所有性格的人,包括最愚蠢的人和最坏的恶棍都能引起观众的同情;第三,不要让剧中人物停滞不前,而是让他们在故事中成长、发展和变化。”

这里提到的第三点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物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