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乐

老头乐是一种用于抓痒的器具,通常由竹、木等材料制成,长柄一端有弯形梳齿儿。在我国的大多数地区,老头乐被称为“痒痒挠”。由于人的胳膊长度有限,有些部位发痒,手无法够到,加上冬天穿着较厚,胳膊的活动更不方便,因此人们发明了这种辅助工具来抓痒。

老头乐

老头乐得名源于老年人瘙痒症最为常见,手脚活动也不够灵活,而这种工具为他们抓痒提供了暂时解除痒感的“快乐”,因此得名“老头乐”。在一些地区,老头乐也被称为“痒痒挠”。

老头乐的止痒原理是以疼代痒,通过用力搔抓增强皮肤的刺激而产生痛感,从而掩盖痒感。然而,一旦疼痛消失,痒感就会重新出现,并且更加严重。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更大的痛苦和更严重的病变,因此不应该过度使用老头乐来抓痒。

1977年,山东的考古工作者在曲阜鲁国故城遗址进行了钻探试掘,在两座战国时代的大型墓葬中各发现了一件“痒痒挠”老头乐。这两件老头乐都是精美的雕刻品,长约40厘米,前部雕成人手形状,拇指竖直,其余四指并拢弯曲,四指指甲平齐,正好用于挠痒,柄尾端还雕成兽头状。整件器做工精致,既实用又美观,不仅是实用工具,也是一件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