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阴茎异常勃起

中医治疗阴茎异常硬度

中医治疗阴茎异常勃起

肝经湿热   主证:阴茎强硬不衰,茎中痒痛,阴囊潮湿,口干口渴,尿色黄赤,苔黄而腻,脉滑数或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软坚散结。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医方集解》)。   龙胆草、栀子、黄芩、柴胡、牛地、车前子、木通、当归,甘草女贞子、旱莲草、知母、黄柏、白芍、鳖甲、龟板等。 肝火亢盛   主证:阴茎无故勃起坚硬,久而不萎,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头晕头痛,口苦咽干,脉弦有力。   治则:清肝泻火,滋阴软坚。   方药:当归龙荟丸加减(《丹溪心法》)。   当归、龙胆草、芦荟、青黛、黄芩、黄连、大黄、山栀、木香、麝香、白芍、鳖甲、甘草、黄柏等。

肝腹水如何治疗

肝腹水如何治 您好:正常人腹腔内有少量的游离腹水,一般为50毫升左右,起着维持脏器间润滑作用,当腹腔内出现过多游离液体时,称为腹水.肝硬化腹水是一种慢性肝病. 指导意见: 中医治疗   肝腹水临床辨证施治可分七型,分述如下:   (一)气滞湿阻: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不坚,腹部青筋暴露,两胁胀痛,食欲不振,食后作胀,肢体困倦,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则:疏肝理气,健脾除湿.   方药:柴胡舒肝散合胃苓汤加减:柴胡,枳壳,香附,白芍,陈皮,川芎,厚朴,苍术,泽泻,茯苓,大腹皮,肉桂.   (二)气滞血瘀:   症状:腹大坚满,青筋暴露,胁下肿块刺痛,面色黎黑,皮肤可见丝纹状血痣,手掌赤痕,口干渴,但欲漱口而不欲咽下,大便色黑,唇色紫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脉细涩.   治则:活血化瘀,利水消胀.   方药:调营汤加减:当归,赤芍,川芎,元胡,莪术,三棱,大黄,瞿麦,茯苓,大腹皮,桑皮,枳壳,红花.   (三)湿热蕴结:   症状:腹大坚满,脘腹撑急胀痛,烦热口苦,渴而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尖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则:清热利湿,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加减:黄芩,黄连,厚朴,枳壳,陈皮,半夏,猪苓,茯苓,泽泻,茵陈,大黄,栀子.   (四)寒湿困脾.   症状: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胀闷,得热稍舒,精神困倦,怯寒懒动,小便少,大便溏,舌苔白腻脉缓.   治则:温中化湿.   方药:实脾饮加减:茯苓,白术,厚朴,大腹皮,木香,附子,干姜,青皮,枳壳.   (五)脾肾阳虚   症状:腹部胀大,入暮益甚,控之不坚,兼有面色晦滞,畏寒肢冷,身体疲倦,尿少便溏或下肢浮肿,舌质淡胖苔薄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则:温补脾肾,化气行水.   方药:济生肾气丸加减:熟地,山萸,山药,丹皮,泽泻,茯苓,附子,肉桂,车前子,猪苓,黄芪.   (六)肝肾阴虚   症状:腹大胀满,甚则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面黑唇紫,口燥心烦,手足心热,尿少黄短,大便干,或见齿鼻衄血.舌质红降少津无苔脉弦细数.   治则: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方药: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熟地,沙参,枸杞子,麦冬,川楝子,当归,川芎,赤芍,元胡,桃仁,红花,鳖甲.   (七)气血两虚型:头晕心悸,面色无华,神疲乏力,食欲不振,两胁隐痛,舌质淡苔薄白,脉象虚弱.   治则:补益气血   方药:补血益气复肝汤:太子参,黄芪,何首乌,云苓,炒白术,当归,阿胶,丹参,郁金,木香,连翘,桑椹. 祝您健康! 生活护理: 肝硬化腹水病人除了注意休息,积极配合治疗外,饮食也是辅助治疗的一个重要措施.   1,水,钠 肝硬化腹水病人限制水,钠的摄入是治疗腹水的重要措施.对于有大量腹水而少尿的病人,每天水的总进量包括输液,以不超过1500nd为宜,应吃无盐饮食,待病情好转,腹水减少,尿量增多后可吃低盐饮食,每日2—3g钠盐.   2,脂肪 脂肪每曰以40—50g,以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为好.膳食脂肪过多,不仅有碍消化,而且容易在肝内沉积,引起肝功能减退.   3,碳水化合物 提供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减少蛋白质的消耗,减轻肝脏负担;碳水化合物能保持肝细胞内糖元含量,使其用于肝组织的构成和增生,以保护肝脏.因此,肝硬化腹水患者,每日膳食热量以2100-2400千卡为宜,除饮食外,不宜口服过多的食糖.   4,维生素 患者极易引起各种维生素的缺乏.因此,病人应经常多吃一些含维生素丰富的蔬菜,水果,粗粮,蛋黄,瘦肉,动物肝脏等食物.   5,蛋白质 肝硬化腹水多伴有低蛋白血症,给予高蛋白饮食,可提高血浆蛋白含量,促使已损伤的肝细胞恢复和再生.肝功能显著减退或出现肝昏迷先兆的患者,为减轻肝脏负担和减少血中氨的浓度,应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量,每日不超过20g.   6,酒精肝硬化腹水病人,常伴食道静脉曲张,易发生食道静脉破裂出血.应给予细软,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半流质或软饭为佳,少量多餐.禁食煎炸,油腻,坚硬及易胀的食物,忌各种酒类. 你好,肝硬化腹水的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应保持床褥干燥、平整。臀部、足部及其他易发生水肿的部位可用棉垫,并给于热敷或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褥疮发生;应避免大量运动,避免疲劳过度。腹水严重时应卧床休息;肝硬化腹水患者抵抗力低,很容易造成各种感染,因此应鼓励患者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口腔清洁卫生,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必要时要给予营养支持,增强机体抵抗力。

风湿性关节炎能治好

1.西药:解热镇痛、激素、免疫抑制剂; 2.中药: (1)内治:风灭宝,龙马宣痹胶囊或骨炎太宝胶囊。以利疏风散寒,除湿宣痹,通络止痛。 (2)外治:骨炎拔毒膏外敷 (3)辩证论治:热邪偏盛型:关节红肿灼热,疼痛剧烈,活动不便,发热、恶风、口渴喜冷饮,烦闷不安,小便黄赤,舌苔黄燥、脉数。 治则:清热解毒,疏风祛邪。 方药:白虎汤加黄柏、黄岑、桅子、秦艽、忍冬藤。湿热蕴蒸型:关节红肿、疼痛、身热不扬。头胀痛如裹,口渴不欲饮,多汗,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治则:清化湿热,疏风通络。 方药:宣痹汤加黄柏、知母、甘草。最好你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寒湿偏盛型:关节酸痛,酸多痛少,不肿或肿胀而不红不热,得热痛减,遇寒加剧,不发热或微热,小便清长,舌苔淡白或白腻,脉弦紧或浮紧。 治则:散寒除湿,祛风通络。 方药:蠲痹汤加独活、桂枝、秦艽、川芎、海风藤、桑枝、鸡血藤。 2.气阴两虚型:关节疼痛微肿,心悸,气短,胸闷,自汗,舌体胖,舌质红,舌苔淡白,脉濡数或细数。 治则:补气活血,滋阻通络。 方药:生脉散加白术、苡仁、防已、木瓜、当归、丹参、生甘草等。最好你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砂眼的中医治疗

砂眼 又称沙眼 是一种病原性沙眼衣原体侵入结膜和角膜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在生活中很常见,多发生在儿童期,男女老幼皆可罹患。轻者无症状,只在体检时常有医师发现,较重者常会感觉眼内摩擦感或者异物感,难于忍受,时有发痒、迎风流泪、畏惧强光、不时在眼边积存少量的分泌物(眼屎)。因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燥不平的外观,好像沙粒,故称沙眼。反复感染者病程可缠绵数年。按病程可分为进行期 和退行期。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出现并发症如 角膜混浊、角膜溃疡、慢性泪囊炎、内翻倒睫、角膜结膜干燥症等等。沙眼主要应用滴眼剂治疗,《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录的治疗沙眼的制剂有10%磺胺醋酰钠(过敏者禁用)、0.25%硫酸锌(有刺激性 急性者忌用)、0.1%酞丁安滴眼剂(育龄妇女 妊娠者禁用)和0.5%红霉素眼膏。个人的毛巾、浴巾、手绢和脸盆宜分开使用。在同一时期内,用药种类宜少,药物以一种为主。 如果使用了抗生素进行治疗以后效果不理想,就改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生素依然继续使用,但是加用中药以后可以辅助改善临床症状,加速疾病的痊愈.非淋菌性尿道炎确诊后,采用广谱抗生素疗法,并且强调要连续不间断用药,要规则,定量,彻底治疗.治疗后10-20天复查再次均为阴性,并用临床症状消失为治愈.本病治疗时所需的疗程较长. 中药配方供参考   1,膀胱湿热型:   组成: 生地,木通,滑石,甘草,萆薢,黄柏,泽泻,栀子,路路通   主证: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小便短赤而刺痛,排尿不利,尿道口红,灼热感,刺痛,刺痒,尿频,尿急,尿痛,会阴,肛门,下腹部不适.   2,膀胱气滞型:   组成:瞿麦,黄连,大黄,木通,桔梗,元胡,牵牛子,枳壳,羌活,麝干,腹皮,当归,肉桂    主证:舌苔薄而白,脉沉而弦,尿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净,会阴坠胀,小腹不适,附睾及前列腺部位,间断性的疼痛.   3,膀胱寒湿型:   组成:山药,小茴香,当归,白芍,椒花,猪苓,泽泻,白术,茯苓,桂枝   主证:舌苔薄白,脉沉而缓,体质虚弱,怕冷,尿频,腰痛,排尿困难,淋漓不净,尿痛,尿急,尿频已不明显,会阴坠胀,小腹不适等.   4,虚寒型脾,肾气虚型:   组成:党参,黄花,白术,甘草,当归,柴胡,升麻,陈皮,泽泻,车前子,萆薢,乌药,石菖蒲,益智仁   主证:舌体胖,舌苔淡白而腻,脉虚而迟,附睾及前列腺不适痛,尿浊迁延,点滴而出,白带余沥,尿微痛,会阴坠胀加重,下腹胀痛加重,腰酸腿困,四肢无力.   5,虚热肾阴虚型:   组成:阿胶,滑石,生地,土茯苓,蚤休,银花,紫花地丁,黄柏,知母,萆薢,猪苓,肉桂   主证:舌体裂纹,舌尖红,舌苔少或剥,脉细而数.尿道口红肿,小便刺痛,刺痒等时轻时重,会阴坠胀加重,输精管增粗,并发慢性前列腺炎及附睾丸,腰酸腿困,小腹胀坠,消瘦,手,足,心发热,口干,小便无力,尿频,大便干.   6,气血双虚型   组成:党参,黄花,莲肉,天冬,麦冬,生地,熟地,怀中膝,地骨皮,茯苓,车前子,炙甘草   主证:舌体胖而少津,舌薄,脉细软迟弱,尿频,淋漓不尽,外阴灼热,痒,白带多,异味浓,下腹坠胀,腰酸,面无光泽,心神不宁,乏力,四肢酸痛,便秘或稀,而局部症状更加严重.

阴茎异常勃起症

肝火亢盛型【证见】阴茎无故坚硬勃起,或交媾后仍坚硬挺勃,久久不衰,常伴有茎中疼痛,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唇干口燥。舌质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清肝泻火。  阴虚火旺型【证见】阴茎易举,举而难倒,性交时立即精泄而收;咽干口燥,五心烦热,失眠盗汗,腰膝酸软,遗精早泄。舌质红,苔少,脉细数。【治法】滋阴清热,益肾安神。 败精阻窍型【证见】 欲念时起,阳强不倒,或交媾之后仍持续勃起不收,茎硬刺痒,少腹拘急。苔薄腻,脉弦细涩。  【治法】 祛除败精,通窍柔筋。  凡是阴茎异常勃起,经久不衰,持续时间过长,不受性欲影响或受影响较小,排精之后尚不松软,多发生在性交之后者,可诊断为阳强。 本病须与性欲亢进相鉴别。性欲亢进是阴茎勃起受性欲影响较大,得到性的满足,精液排出之后,则立即松软下来。

小儿遗尿症中医治疗方法?

超过五岁仍然尿床,是考虑遗尿症。可以口服药物治疗,可以贴耳穴,还可以喝中药。这样的疾病啦,要求在睡眠之前尽量少喝水或不喝水,排尿之后,让其睡眠。中医中会有药物会有贴耳穴,还会有针灸,效果来的会比较慢。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症采用的更加全面的治疗手段和康复过程。对孩子的恢复效果更好一些。 此类遗尿小儿的治疗原则是泻肝清热利湿。治疗时可选用的最好的药方名为龙胆泻肝汤加减。其中的组方药物有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生地、柴胡、甘草。辩证加减方法:夜寐不宁的患儿可在其中加黄连、竹叶、连翘。如果患儿表现为尿味臊臭重,舌苔黄腻,可同时加入黄柏、滑石等两种药物。如果表现为痰湿内蕴,困寐不醒的患儿,可加入的药物有菖蒲、胆星、半夏、远志。

肛门奇痒

建议中药调理 外用:黄柏15g 黄芩15g 苦参15g 甘草10g 浓煎洗患处

肛门瘙痒

1,临床表现:肛门部潮湿瘙痒,常蔓延至会阴、阴囊等处,渗出物多。心烦口苦,小便黄,大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   2,病因病机:湿热下注于后阴,湿甚则局部潮湿,热甚则瘙痒难忍。   3,治法:清利湿热。   4,方剂: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龙胆草6~l0g,山栀10g,黄芩10g,柴胡10g,车前子10g(包),泽泻10g,六一散10g(包),当归10g,生地10g。 变通法:急性、亚急性肛门湿疹,急性者伴丘疹、水疱,局部潮红灼热,便秘尿黄。热重于湿,可用上方加减;亚急性者渗出多,纳皋便溏,倦怠乏力,苔腻,湿重于热,可用萆薜渗湿汤(《疡科心得集》)加减,用萆薜、苡仁、黄柏、茯苓、丹皮、赤芍、滑石、通草、防风,以利湿为主。

中医能治疗睾丸损伤吗

您好,根据您现在所描述的这种情况,多考虑为睾丸的疼痛,放射性地引起这种服务中和腹部的疼痛,牵涉到输精管,引起神经反射。建议您这种情况最好到专业的泌尿外科和男科进行彩超或ct来作出明确判断,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一般中医对其效果较差。 中医辨证施治   (1)血络损伤证 主证;睾丸或阴囊肿胀,剧痛,皮色瘀斑,触痛明显,舌红有瘀点,脉弦涩。 治则: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药:活血舒筋汤(当归10g、赤芍10g、川芎6g、红花3g、没药5g、乳香5g、地鳖虫6g、落得打10g、橘核10g、小茴香6g、荔核10g)。   (2)血脉瘀滞证 主证:伤后睾丸刺痛,阴囊皮色紫暗,睾丸坚硬不散或萎缩,舌边紫,脉沉涩。 治则:行气化瘀。 方药:活血散瘀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当归尾12g、赤芍10g、桃仁6g、川芎6g、苏木6g、丹皮10g、枳壳5g、广木香10g、乳香10g、没药10g、黄芪20g)。 备选成药:跌打丸、十宝散、田七粉、云南白药。

血虚肝旺

您好,头发的脱落主要是气虚血虚引起的,特别是当精神压力过大时也是可以出现的,这就要求首先是要放松心情的,可以适当的服用养发的药物,如养血生发胶囊观察看看,多做下头部的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您好!要从两方面来调理,一是清肝火,二是滋肝阴。方药:龙胆草12克,栀子6克,木通6克,泽泻6克,车前子6克,柴胡12克,生地黄12克,北沙参12克,当归6克,枸杞6克,麦冬12克,川楝子6克,甘草12克。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