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不能吃

幼儿厌食不能吃

幼儿急疹是一种常见的小儿疾病,以下是关于幼儿急疹的护理建议: 1. 休息和保持安静:让患儿休息,在病室内要保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2. 保持皮肤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3. 多喝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4. 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帮助小儿身体恢复。 5. 防止高热引起抽风:如果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 中医认为幼儿急疹是由于外感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相搏,外发肌表。因此,采用疏表清热之法治疗。常选用的药物包括芦根、金银花、野菊花、连翘、淡竹叶、黄芩、薄荷和丹皮等。这些药物具有疏表清热,凉血解毒的作用,可以促进退烧,防止留有余邪。 值得注意的是,中药的熬制方法很重要。应该先用水浸泡半小时,然后微火熬15分钟即可。这可以保存药性,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也可以用金银花、野菊花和贯众熬汤代水喝,具有清热解毒透表的功效。 治疗幼儿急疹的关键在于及时退烧,不留余邪。

幼儿急疹不能吃

你好,有可能是由于抵抗力差,或者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幼儿急疹,幼儿急疹退烧以后,一般都会出红疹子。一般三天之内,红疹子会慢慢退下去。建议宝宝不要吃零食之类的,不要吃辛辣食物,多喝点温开水多吃水果。如果还在母乳喂养的话,宝妈饮食清淡。 幼儿急疹,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周岁以内的小儿形气未充,发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所以不要带孩子去串门或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多,细菌及病毒在空气中的密度相对比较高,这样小儿染上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②周岁以内小儿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在能添加副食后要注意蔬菜的摄入。中医认为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饮食规律、丰富,纳食正常才能促使小儿很好的发育成长。身体强壮后,抗病能力自然会增强。③在小儿发热期间,应多给孩子饮水,以温开水为佳,不要喝甜水。因为小儿发热时食欲欠佳,甜水会进一步影响小儿的食欲,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肥甘厚味会使气机壅滞,影响脾胃运化、消化功能。④患病期间小儿体虚,应特别注意避风寒,慎勿汗出当风,那样会招受新邪而致病情反复。小儿发热汗出时,可用温热的湿毛巾或柔软的干毛巾给孩子擦拭,这样既可散热又很舒适。 幼儿急疹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对症处理,及时退烧,没有其他特殊处理方法。中医认为本病初起多因外感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相搏,外发肌表。故应采用疏表清热之法。常选用芦根10g,金银花6g,野菊花8g,连翘10g,淡竹叶3g,黄芩6g,薄荷3g,丹皮5g等具有疏表清热,凉血解毒之品。应用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促进退烧,防止留有余邪的作用,水煎后每日分3~5次服用,每次喝30—50ml.值得一提的是中药的熬制,这种药性的药物应先用水浸泡半小时,待开锅后,微火熬15分钟即可,这样可以保存药性,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也可用银花10g,野菊花15g,贯众6g熬汤代水喝,同样有清热解毒透表之功效。

幼儿急疹抹药

你好,你宝宝可能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一般退烧以后,引起的幼儿急疹导致的出疹子,一般来说是不要紧的,3到5天之内会慢慢退下去的。如果有瘙痒的现象,建议也可以外用氧化锌软膏涂,一定要多注意卫生,多喝点温开水。祝你宝宝健康快乐成长。 幼儿急疹是一种轻型传染病,所以在冬春季节家长可以每天给小儿喝一袋板蓝根冲剂,用以加强小儿抵抗病毒侵袭的能力,预防疾病。本病一般病程较轻,预后良好。所以当您的孩子患了此病,也不必惊慌,按上述方法去做,一般都可痊愈,倘若病情反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因此,幼儿急疹是不需要抹药的。 幼儿急疹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高热、皮疹为特点的疾病,多发生于春秋季,无性别差异,发病多在2岁以内,尤以1岁以内最多,潜伏期一般5~15天。 不同于一般的湿疹,一般宝宝突然高烧,三天左右开始出急疹,等疹子一出来,烧自然就慢慢退下去了。这种急疹不用涂药膏的,出来一天左右就开始慢慢消退了。尽量别给宝宝吹风。

幼儿急疹外出

幼儿急疹是可以外出的: (1)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2)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3)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4)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6)高烧时期由些宝宝会发生抽筋现象,但是这些抽筋通常是良性,而且不会留下后遗症。 (7)出疹子的同时通常伴有发烧,建议等退烧后再打预防针,晚几天接种没关系的。任何预防针发烧时都不要打。 (8)在出疹子期间,小宝宝照样可以外出、可以洗澡,也不需禁食某些食物。 你好,幼儿急疹不宜过多外出: ①周岁以内的小儿形气未充,发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所以不要带孩子去串门或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多,细菌及病毒在空气中的密度相对比较高,这样小儿染上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②周岁以内小儿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在能添加副食后要注意蔬菜的摄入。中医认为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饮食规律、丰富,纳食正常才能促使小儿很好的发育成长。身体强壮后,抗病能力自然会增强。

幼儿急疹体温

幼儿急疹体温高是正常的,因为本症会表现为: 1.发热 1~5天。体温可达39℃或更高,常突起高热,病初可伴有惊厥,但临床体征不明显,仅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2.出疹 热退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分布于面部及躯干,可持续3~4天。部分患儿软腭可出现特征性红斑,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积。 3.其他症状 包括眼睑水肿、前囟隆起、轻咳、流涕、腹泻、食欲减退等。部分患儿颈部淋巴结肿大。 你好,幼儿急疹体温高西医治疗本病主要是对症处理,及时退烧,没有其他特殊处理方法。中医认为本病初起多因外感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相搏,外发肌表。故应采用疏表清热之法。常选用芦根10g,金银花6g,野菊花8g,连翘10g,淡竹叶3g,黄芩6g,薄荷3g,丹皮5g等具有疏表清热,凉血解毒之品。应用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促进退烧,防止留有余邪的作用,水煎后每日分3~5次服用,每次喝30—50ml。值得一提的是中药的熬制,这种药性的药物应先用水浸泡半小时,待开锅后,微火熬15分钟即可,这样可以保存药性,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也可用银花10g,野菊花15g,贯众6g熬汤代水喝,同样有清热解毒透表之功效。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及时退烧,不留余邪。

幼儿急疹吃饭

幼儿急疹建议: 1、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避免传染。 2、增加体育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3、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清新; 4、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及时擦去汗渍,以免着凉。睡觉时,被子不宜盖得过厚过多。 5、出现高热时,可用冷水或浓度为50%的酒精为孩子擦身,并及时就医。 幼儿急疹及时退烧,没有其他特殊处理方法。中医认为本病初起多因外感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相搏,外发肌表。故应采用疏表清热之法。常选用芦根10克,金银花6克,野菊花8克,连翘10克,淡竹叶3克,黄芩6克,薄荷3克,丹皮5克等具有疏表清热,凉血解毒之品。应用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促进退烧,防止留有余邪的作用,水煎后每日分3~5次服用,每次喝30—50毫升。值得一提的是中药的熬制,这种药性的药物应先用水浸泡半小时,待开锅后,微火熬15分钟即可,这样可以保存药性,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也可用金银花10克,野菊花15克,贯众6克熬汤代水喝,同样有清热解毒透表之功效。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及时退烧,不留余邪。

幼儿急疹可以见风吗

你好,一般这种情况的话如果宝宝是在幼儿急疹发作期间的话,最好是不要出门见风的,这个容易引起宝宝病情加重的,如果宝宝是在恢复期的话,没有出汗的情况下的话,可以适当出门玩一会的,不过时间不要太长的,这个期间宝宝要多休息,不剧烈玩耍的,同时注意清洁皮肤的。 你好,根据你的咨询,幼儿急疹可以见风的,如果疹子一出,烧退了,可以洗澡,户外玩耍都可以,如没退烧可以洗脸,多用温水擦身,小儿急疹吃药也是没有效果的,一般3-5天就会自行消退,体温超过38.5度要给宝宝降温防止高热惊厥,可以吃点退烧药,一定多喝水,也可以喝点芦苇根水,是解表的,能让疹子出透,宝宝好的快。 幼儿急疹属于病毒感染导致的,临床表现为发热而没有其他症状,血常规检查可能出现淋巴细胞百分比升高,一般发热可以持续三天左右,热退就可以出现出疹,出疹也可以持续三天左右。孩子患有幼儿急疹,出疹属于该病恢复期,一般不需要用药治疗,也可以外出的,禁忌辛辣食物以免导致瘙痒即可。 幼儿急疹治疗建议: (1)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2)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3)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4)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5)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6)高烧时期由些宝宝会发生抽筋现象,但是这些抽筋通常是良性,而且不会留下后遗症。 (7)出疹子的同时通常伴有发烧,建议等退烧后再打预防针,晚几天接种没关系的。任何预防针发烧时都不要打。 (8)在出疹子期间,小宝宝照样可以外出、可以洗澡,也不需禁食某些食物。 幼儿急疹只是普通的幼儿病,是可以见风的,但周岁以内的小儿形气未充,发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所以不要带孩子去串门或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多,细菌及病毒在空气中的密度相对比较高,这样小儿染上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周岁以内小儿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在能添加副食后要注意蔬菜的摄入。中医认为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饮食规律、丰富,纳食正常才能促使小儿很好的发育成长。身体强壮后,抗病能力自然会增强;在小儿发热期间,应多给孩子饮水,以温开水为佳,不要喝甜水。因为小儿发热时食欲欠佳,甜水会进一步影响小儿的食欲,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肥甘厚味会使气机壅滞,影响脾胃运化、消化功能;患病期间小儿体虚,应特别注意避风寒,慎勿汗出当风,那样会招受新邪而致病情反复。小儿发热汗出时,可用温热的湿毛巾或柔软的干毛巾给孩子擦拭,这样既可散热又很舒适。

幼儿急疹会不会传染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情况,幼儿急疹是由于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不属于是传染性疾病。与手足口病之类的皮疹是有差别的,幼儿急疹不属于传染病。建议不要担心,一般幼儿急疹5天左右就会痊愈,皮疹1-2天就会自行消退,不会有严重的影响,祝愿身体健康。 你好,幼儿急疹会传染给大人的。周岁以内的小儿形气未充,发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所以不要带孩子去串门或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多,细菌及病毒在空气中的密度相对比较高,这样小儿染上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周岁以内小儿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在能添加副食后要注意蔬菜的摄入。 中医认为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饮食规律、丰富,纳食正常才能促使小儿很好的发育成长。身体强壮后,抗病能力自然会增强;在小儿发热期间,应多给孩子饮水,以温开水为佳,不要喝甜水。因为小儿发热时食欲欠佳,甜水会进一步影响小儿的食欲,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肥甘厚味会使气机壅滞,影响脾胃运化、消化功能;患病期间小儿体虚,应特别注意避风寒,慎勿汗出当风,那样会招受新邪而致病情反复。小儿发热汗出时,可用温热的湿毛巾或柔软的干毛巾给孩子擦拭,这样既可散热又很舒适。 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 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幼儿急疹什么药

幼儿急疹家长要注意: ①周岁以内的小儿形气未充,发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所以不要带孩子去串门或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多,细菌及病毒在空气中的密度相对比较高,这样小儿染上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②周岁以内小儿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在能添加副食后要注意蔬菜的摄入。中医认为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饮食规律、丰富,纳食正常才能促使小儿很好的发育成长。身体强壮后,抗病能力自然会增强。 ③在小儿发热期间,应多给孩子饮水,以温开水为佳,不要喝甜水。因为小儿发热时食欲欠佳,甜水会进一步影响小儿的食欲,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肥甘厚味会使气机壅滞,影响脾胃运化、消化功能。 ④患病期间小儿体虚,应特别注意避风寒,慎勿汗出当风,那样会招受新邪而致病情反复。小儿发热汗出时,可用温热的湿毛巾或柔软的干毛巾给孩子擦拭,这样既可散热又很舒适。 幼儿急疹并不需要做特殊的护理。因为不会引起并发症,所以没有预防并发症的药物。如果从发病初期就知道是幼儿急疹,就没有必要给婴儿吃药(不过能做到这一点非常难,连专业医师也不一定能在初期就确诊)。让婴儿自然痊愈对母婴双方都有好处。既不会受到药物的伤害,也不必为看医生到医院的候诊室长时间等候。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婴儿有病不去看医生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这个勇气,在面临自己的宝宝时,总是要很大很大才行,常常我们都无法鼓起这样的勇气,在听到亲戚、邻居在一旁的其它猜测时,多少就会有些动摇。幸好我之前对幼儿急疹早就有所了解,有所准备。听过好几例,宝宝得了幼儿急疹,给医生误诊了,打了吊针后反而加重病情的!

幼儿急疹症状护理

你好,幼儿急疹是由于疱疹病毒感染引起。典型症状是热退疹出。一般病程在一周左右。需要结合血分析,病毒检测和医生检查确诊。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病毒治疗。发病期间要多注意让宝宝充分休息,尽量或不带宝宝出门。让宝宝多喝水。并注意房间的空气要保持流通。饮食以易消化、流质的食物为主! 你好,幼儿急疹症状护理建议: 周岁以内的小儿形气未充,发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所以不要带孩子去串门或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多,细菌及病毒在空气中的密度相对比较高,这样小儿染上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周岁以内小儿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在能添加副食后要注意蔬菜的摄入。中医认为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饮食规律、丰富,纳食正常才能促使小儿很好的发育成长。身体强壮后,抗病能力自然会增强; 在小儿发热期间,应多给孩子饮水,以温开水为佳,不要喝甜水。因为小儿发热时食欲欠佳,甜水会进一步影响小儿的食欲,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肥甘厚味会使气机壅滞,影响脾胃运化、消化功能; 患病期间小儿体虚,应特别注意避风寒,慎勿汗出当风,那样会招受新邪而致病情反复。小儿发热汗出时,可用温热的湿毛巾或柔软的干毛巾给孩子擦拭,这样既可散热又很舒适。 幼儿急疹症状护理建议:   ①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③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④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⑤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幼儿急疹怎么护理

幼儿急疹要及时退烧,没有其他特殊处理方法。中医认为本病初起多因外感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相搏,外发肌表。故应采用疏表清热之法。常选用芦根10克,金银花6克,野菊花8克,连翘10克,淡竹叶3克,黄芩6克,薄荷3克,丹皮5克等具有疏表清热,凉血解毒之品。应用这种方法可以起到促进退烧,防止留有余邪的作用,水煎后每日分3~5次服用,每次喝30—50毫升。值得一提的是中药的熬制,这种药性的药物应先用水浸泡半小时,待开锅后,微火熬15分钟即可,这样可以保存药性,使药物充分发挥作用。也可用金银花10克,野菊花15克,贯众6克熬汤代水喝,同样有清热解毒透表之功效。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及时退烧,不留余邪。 幼儿急疹护理建议: ①周岁以内的小儿形气未充,发育不完全,抵抗疾病的能力差,所以不要带孩子去串门或公共场所。因为公共场所人多,细菌及病毒在空气中的密度相对比较高,这样小儿染上疾病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②周岁以内小儿饮食一定要有规律,在能添加副食后要注意蔬菜的摄入。中医认为脾胃为人的后天之本,饮食规律、丰富,纳食正常才能促使小儿很好的发育成长。身体强壮后,抗病能力自然会增强。 ③在小儿发热期间,应多给孩子饮水,以温开水为佳,不要喝甜水。因为小儿发热时食欲欠佳,甜水会进一步影响小儿的食欲,不利于疾病的康复。在饮食上以清淡为主,肥甘厚味会使气机壅滞,影响脾胃运化、消化功能。 ④患病期间小儿体虚,应特别注意避风寒,慎勿汗出当风,那样会招受新邪而致病情反复。小儿发热汗出时,可用温热的湿毛巾或柔软的干毛巾给孩子擦拭,这样既可散热又很舒适。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