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激伴房颤家庭紧急救助

预激伴房颤家庭紧急救助

房颤和室颤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但它们有着不同的严重性和治疗方法。 房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在心电图上显示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规则的F波。这种情况通常不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可以通过药物或其他治疗手段控制。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房颤可能会导致心房功能衰竭、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室颤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心律失常,其特征是在心电图上显示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规则的f波。这种情况通常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因为它可能导致心脏停止跳动,从而引起猝死。 总之,房颤和室颤都是心律失常的表现,但它们有着不同的严重性和治疗方法。房颤相对较为常见,而室颤则是非常危险的心律失常,需要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预激伴房颤家庭紧急救助

预激伴房颤是一种比较危险的心律失常,因为较快的房颤心律可以通过房室旁路直接下传激动心室肌而不受到房室结的过滤,从而引起室速甚至是室颤,这种情况下的处理等同于一般的室速室颤,如果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需要立刻除颤的。

室颤与房颤的区别

房颤和室颤相比,室颤更加重要,房颤临床上见于多种疾病,不可能造成年的人体突然的死亡,其关键的副效果是血栓的发生,血活动力学的不稳定。而是唱,常常会造成病人立刻休克死亡,归属于临床上濒临死亡普遍的心脏的反映,因而须要特殊注重,应及时给予电除颤医治,或心肺复苏。

室颤与房颤的区别

房颤和室颤通常在发病机制、症状、危害等有区别。 1、不同的发病机制:房颤的发生是由于异常的心房结构引起的异常电活动,其中大多数是由心房的异常折返引起的心律失常。室颤的激发源于心室,心室的异常激发可诱发心室颤动,严重的心肌缺血和电解质紊乱也可诱发心室颤动。2、不同的症状:房颤患者可能无症状,重症患者可能有心悸和胸闷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病情严重,血压下降。室颤经常突然发生,患者可能会突然死亡。3、不同的危害性:大多数房颤患者是稳定的,通过手术和药物治疗可以长期维持。少数病人病情更严重。室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心律失常,是猝死的常见原因。 注意休息,避免熬夜,戒烟、戒酒。均衡饮食,以清淡为主。

预激合并房颤治疗

预激伴房颤实际指的就是预激综合征和房颤,这两个独立的疾病合并存在的一个病理生理过程。通常因此言,预激和房颤两个疾病都是不致命的,但一旦两个疾病冲在一起,便大概出现一些十分致命的现象。由于房颤的病患不但能够经过房室结这一个路子下传,也能够经过预激综合征外面的旁路来冲动心室。

室颤心电图特征

你好,根据您现在的这种情况,一般这种心房纤颤,只会导致心脏供血的异常,心电图一般多表现为p波消失,取而代之为f波频率在350左右。建议您现在这种情况要到专业的心内科来检查,诊断明确以后可以选择药物干预的治疗方式,如果效果不明显也可以选择射频消融。 你好,房颤时心房发生350-600次/分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房颤时心室搏动快而不规则,在120-180次/分。房颤绝大多数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冠心病和高心病最常见。心电图特点是p波消失,代之以连续、不规则的房颤波。一定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紊乱,近年来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同时也进一步意识到房颤是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种病例75%患者并发脑血管意外。虽然房颤常与器质性心脏病有关,但约30%患者无器质性病变。患者房颤时出现症状、血流动力学受到损害、致残,寿命缩短及医疗费用增加。 房颤血栓栓塞的预防 预防血栓栓塞是房颤治疗的重要终点之一,栓塞的危险与潜在心脏病及性质有关。Framingham研究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血栓危险是对照组的5.6倍,而风心病房颤血栓危险则为17.6倍。近年来在一级预防房颤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方面进行了大规模试验,显示华法令将脑血管意外发生率从12%降至4%。当INR>4时华法令可增加出血的危险,INR为2-3时抗凝有效,不增大出血的危险,研究亦显示华法令可降低死亡率。已经有数个随机试验对比华法令与阿司匹林抗凝效果。小剂量(75mg/日)阿司匹林并不比安慰剂好,而在房颤中风预防试验中,阿司匹林剂量较大(325mg/日),则获一定的益处。 房颤的转复 药物转复新近出现的房颤,持续时间若小于48小时,数种抗心律失常药均可用于转复。由于房颤并非致命性心律紊乱,故任何一种处理方法必须安全、无副作用。1.对照研究显示地高辛并不比安慰剂好,它一贯被认为有助于房颤的转律可能是通过其正性肌力作用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间接起到转复效果,并非直接电生理效应。2.开放性及安慰剂对照研究显示静脉氟卡胺、心律平可使81%病人房颤转为窦性心律。已证实口服氟卡胺及心律平可用于急性房颤的转复及长期治疗。在安慰剂对照研究中口服单剂负荷量心律平600mg,3小时后50%转律,8小时后70-80%复律。Ic类药物不宜用于心衰、低射血分数及有传导障碍患者。3.最近研究显示每日口服胺碘酮600mg可使20%曾转复失败或交替用过数种药物的病人转复成功,无明显副反应。静注胺碘酮用于治疗急性房颤,据报道有效率为25-83%,常用于急性心梗或Ic类药物反指征患者。Ibutilide是一种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用于静注终止房颤,已在获得使用。Dofetilide与Ibutilide是同一类药物,终止房颤亦有明显效果,用于心衰、收缩功能减退、心梗后高危病人,并不影响死亡率。应用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致尖端扭转室速的潜在危险。4.心脏手术后并发房颤较常见,但有自限性倾向。钙离子拮抗剂与β受体阻断剂已用于外科术后房颤治疗,其效果有待进一步证实。若房颤继发于甲亢,转律应在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进行。 电转复当房颤药物转复律失败或持续性发作伴血流动力学障碍时,应时用电转。经胸体外直流电复律是慢性房颤转律方法,一次或有时数次电击才成功。技术方面值得注意的内容包括电极大小、电极位置、经胸阻抗、输出波形及能量储存(50-400J)。主张开始能量为200J,75%或更多病人房颤可转复成功,如果200J转复不成功,则需采用更高能量(360J)。放电需与适当R波同步,这样可避免电击诱发的室颤。 对房颤持续48小时或更长时间病人,主张在转复前3周及转复后1月接受口服抗凝药物治疗。 房颤心室率的控制 药物治疗方法1.洋地黄类药物:因延缓房室传导、增加不应期而减慢心室率。同时也缩短心房不应期使心房率增快,增加隐匿传导使心室率减慢。与其它药相比,洋地黄有一个独特的优点是能改善患者心功能。2.β受体阻滞剂:延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和传导时间。静脉给药能快速减慢心室率,但由于负性肌力作用不适用于有明显心功能不全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口服用药能减慢心室率,因此能明显地提高患者的运动耐量,既使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口服用药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3.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桌能延长房室结的不应期和传导时间。静脉给药能快速地减慢心室率,有一定的负性肌力作用但可被血管扩张作用抵消。其他药物,如索他洛尔和胺碘酮可用来控制慢性房颤的心室率。索他洛尔本身并不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其减慢心室率作用与该药β受体阻滞效应有关。胺碘酮可控制静息和运动时房颤的心室率,其机制是能延长房室传导系统的不应期,因副作用限制,不宜长期给药。 射频消融治疗方法1.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2.房室结改良术。 特殊装置的使用 心房起搏治疗和预防心房颤动①单部位心房起搏:单部位心房起搏的位置可在右心耳、高位右房、右侧房间隔、界及、冠状静脉窦开口附近等部位。②多部位心房起搏:分为双房同步或右房多部位起搏两种。前者在原右房起搏的基础上,将特殊的冠状静脉窦导线放置在冠状静脉窦内进行左、右心房同步起搏。后者将另一根电极放在右房间隔、界X或冠状静脉窦开口的下方。高右房起搏可将房颤复发率减少到9-16%,而对照组VVI起搏房颤复发率为32-69%。右房多部位起搏时,有报道80%的患者可维持窦性心律。目前认为心房起搏治疗是补偿性治疗,是配合药物治疗的辅助手段,不是一种替代药物治疗的方法。 植入性心房除颤器治疗心房颤动(IAD)用一条带有除颤弧的除颤电极以主动方式固定于心房,另一条带除颤弧的除颤电极以被动方式固定于冠状静脉窦。心房感知和除颤在右房和冠状窦电极之间进行。一条标准的双极心室电极导线用于心内电图R波的同步化和右室起搏。IAD可记录和检测心房内电图和心电图,用以检测房颤和R波的同步感知。除颤器与导线相连植入患者胸前区,方法与普通起搏器一样。有报道IAD转复房颤的成功率达93.4%,平均每次房颤发作需1-2次电击,电能约为4.6J。因费用问题目前在国内应用尚少。 射频消融治疗房颤 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该技术为将大头导管送到房室结位置记录到希氏束电位,放电能量30-50W或60-70℃,持续60s,绝大多数患者能1次将房室传导阻断,随后安装DDD起搏器。无论是持续性和阵发性的房颤,如果药物控制不好,射频消融阻断房室传导系统均可给患者带来好处:(1)射频消融术后急性和慢性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均明显改善。射血分数从27%增加到45%,随访患者心力衰竭发作的机会减少50%以上;(2)患者心悸症状可消失;(3)不再需要控制心室率的药物;(4)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房室结改良术房室结改良术是通过射频消融方法改变房室结的传导特征,使房颤时心室率不至过快但又不造成房室完全阻滞。具体方法相当于消融房室结双径路中的慢径。消融终点是心房起搏文氏点提前到120次/min。 射频消融治疗阵发性房颤1994年法国Haissaguerre医生提出了局灶性房颤的概念。目前尚无严格定义,一般指房颤由心房内一个或多个固定发生的房早触发或驱动。这种房性早搏70%来自左上肺静脉和右上肺静脉。其次分别为左下肺静脉,右下肺静脉、右房界嵴、右房间隔和冠状窦口附近。在肺静脉内可标侧到高尖的肺静脉电位(PVP),窦律时低钝的心房电位(aP)在前,PVP在后;房早时PVP在前,aP在后。消融时以大头导管标测到较体表P波最为提前的PVP电位,设温度60℃进行消融。目前由于房颤机制及消融方法尚无定论,消融的成功率仅为30%,且复发率及并发症较高,因此只处于探索性阶段。2000年11月Haissaguerre再次提出最新理论,使用PV环状标测电极标测肺静脉开口处双向传导最早的部位进行消融,从而阻断心房与肺静脉之间的传导通路,使手术时间显著缩短,单次消融成功率达56%(39/70),总成功率达72%(51/70).此外超声球囊导管的诞生很容易将心房与肺静脉间的传导阻断。理论的更新和器具的改进为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展现了新的希望。 心慌,不能平卧,喘气这些有可能为房颤诱发了左心功能衰竭所致,建议用胺碘酮进行复律,同时用利尿剂和ACEI类药物控制心力衰竭,用阿斯匹林预防心力衰竭. 同时要控制好血压和血糖.最好住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房颤和室颤什么感觉?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来看。这两种症状区别较大。从危险程度上来说,房颤危险较小,室颤危险较大。建议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检查好具体患病情况才能进行治疗。你的这种情况很可能是房颤因为这种危险性比较小。建议患者尽早到医院进行诊断治疗早恢复。 这两者区别是比较大的,与室颤相比房颤的危险性相对小。室颤一般都是致死性的,房颤是心房心肌的不规则收缩,而室颤是心室肌的不规则收缩。这些在心电图上都会有显示能使心肌失去排水功能,心音与脉搏消失和脑等器官血液停止灌注,很有可能会导致心源猝死。

房颤跟室颤的区别

房颤和室颤关键有以下几方面的差别:一、房颤时心房冲动的频率达300到600次每分,室颤的频率250到500次每分钟,二、房颤心电图上的p波消失,待之以形状规则的F波,室颤的p波也消失,但是替代的是不规律的f波,三、室颤的病患假如不及时急救,是简单会死亡的,房颤的病患关键出现心悸气短和胸部的不适。

房颤与室颤的区别,哪个更重

室颤比房颤更严重。房颤是一种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而室颤是一种非常恶性的心律失常,有致命的危险。房颤会导致心房供血不稳定,增加心率,导致左心耳血栓形成,最严重的可能导致脑梗死,因此大多数房颤患者终生需要口服抗凝剂。室颤会导致心室动脉血液淤滞,不能及时向重要器官供血供氧,如不及时处理,随时都有致命风险。

室颤的人多还是房颤的人多

一般是房颤的,室颤就等于心跳停止了。

室颤和房颤

室颤更危险.室颤是非常危险的心律失常。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室颤是非常危险的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