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的描述,疟疾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 1. 前驱期:患者可能感到疲乏、头痛、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 2. 发冷(寒战)期或寒战期:持续数分钟至1小时,常伴有头痛、恶心和呕吐。此时体温多已超过38℃。镜检疟原虫时,大部分为裂殖体和环状体。 3. 发热期:一般持续3~4小时,头痛加剧,体温高者可超过40℃。多次复发的病人,可只定时出现微寒和低热、或头晕、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和三叉神经痛而无明显的高热。发热期所见的原虫以小滋养体为主。 4. 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各种症状逐渐消失。 这些阶段可能会重复出现,间歇期可能会持续几小时或更长时间。
热带疟疾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四种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相似,可分为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1)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痛、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一旦有类似症状,最好到正规医院检查对症治疗。 临床诊断要点 ①多数病例在发热前有时间长短不一的寒战或畏寒;②体温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持续数小时,然后很快下降,继而有不同程度的出汗。每隔2~4h测量体温1 次,分析体温曲线,则可发现夜间的体温往往降至正常或在常温以下;③发作有定时性,发热期与无热期交叠出现,且有一定的规律性;④病人在发作间歇期除疲劳、无力和略感不适外,一般感觉良好;⑤发病多见于中午前后和下午,夜间开始发作者较少;⑥临床症状一次比一次严重,经多次发作后,又渐次减轻,有“自愈”的趋势;⑦有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其程度与发作次数相符;⑧脾大,其程度与病程相关,部分病例同时见肝大。
疟疾发作的原因
疟疾的典型病症是间歇性发冷、高热和大量出汗,特殊是每隔一天或三天一次。通常来讲,它的特点是突然发冷和高热。寒战连续十分钟到2小时,伴随着体温快速升高,体温可到达40多度。
疟疾的主要症状?
你好,疟疾这种疾病,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导致感染的,分为间日疟,三日疟和恶性疟疾等会导致严重的症状,特别是寒战高热,引起血液细胞的损伤,导致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等情况。建议和指导已经确诊这种疾病,就需要及时的给予药物治疗,比如氯喹或者是配合青篙素治疗,可以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整个身躯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不间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不安,高热持续不间断约2~6小时后,整个身躯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
疟疾会弛张热吗?
换上疟疾的患者会间歇性的寒热发作,这种病呈周期性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间日疟疾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
疟疾表现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 最直接必要的预防措施是做好防蚊灭蚊工作。 如果怀疑自己得了疟疾,一定要到传染病医院去查血确诊,如果确诊出疟疾,也不必惊慌,及时服用抗疟药治疗即可。切不能拖延,否则会有致命的危险。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于夏秋季发病较多。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并且容易流行。 典型的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接着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婴幼儿疟疾发热多不规则,可表现为持续高热或体温忽高忽低,在发热前可以没有寒战表现,或仅有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等症状。婴幼儿疟疾高热时往往容易发生惊厥。 治疗疟疾应采用抗疟原虫药物,如氯喹、奎宁、青蒿素等。
疟疾喹啉
体温迅速上升,常达40℃或更高,面色潮红,皮肤干热,烦躁不安,高热持续约2~6小时后,全身大汗淋漓,大汗后体温降至正常或正常以下。经过一段间歇期后,又开始重复上述间歇性定时寒战、高热发作。 疟疾多呈周期性发作,表现为间歇性寒热发作。一般在发作时先有明显的寒战,全身发抖,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寒战持续约10分钟至2小时
疟疾表现
:您好,疟疾的临床表现主要分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表现为疲乏、头痛、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常伴头痛、恶心和呕吐;肌肉关节酸痛和三叉神经痛及出汗等。 疟疾经按蚊叮咬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临床以周期性寒战、发热、头痛、出汗和贫血、脾肿大为特征。儿童发病率高,大都于夏秋季节流行。疟原虫寄生于人体所引起的传染病。经疟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
疟疾口唇
(1)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痛、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期相当于肝细胞内的疟原虫(裂殖体)发育成熟裂殖子释入血流。但因周围血内的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 (2)发冷期或寒战期:持续数分钟至1h,常伴头痛、恶心和呕吐。此时体温多已超过38℃。镜检疟原虫时,大部分为裂殖体和环状体。 (3)发热期:一般持续3~4h,头痛加剧,体温高者可超过40℃。多次复发的病人,可只定时出现微寒和低热、或头晕、头痛,肌肉关节酸痛和三叉神经痛而无明显的高热。发热期所见的原虫以小滋养体为主。 (4)出汗期:可微汗至大汗淋漓。在此期内体温迅速恢复正常,上述各种症状逐渐消失。 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四种人体疟疾典型的临床发作大体相似,可分为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出汗期和间歇期。 (1)前驱期:患者有疲乏、头痛、不适、厌食、畏寒和低热。此期相当于肝细胞内的疟原虫(裂殖体)发育成熟裂殖子释入血流。
疟疾主要症状
疟疾的症状常表现为畏寒、寒战、全身打哆嗦。高热期间还会伴有肌肉酸痛、关节痛、头痛,持续约30-60分钟。体温可突然下降,并伴有出汗,随后全身症状逐渐缓解进入间歇期,期间患者可感到疲乏、口渴。如果感染的是间日疟或者卵形疟,可隔日发作一次,即间隔48小时。如果感染的是三日疟,间歇期为72小时,每两天发作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