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疮的问题

韦片的问题

冻疮是一种由于血管堵塞导致的皮肤病变。未破溃的冻疮可以使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已成溃疡时应使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等涂搽并包扎。此外,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也可以帮助治疗冻疮。

冻疮的问题

冻疮是一种发生于寒冷季节的末梢部位皮肤局限性淤血性红斑性疾病。是冬季常见病,一般在气温10℃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治疗,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还可搽蜂蜜猪油软膏(猪油30%,蜂蜜70%),每日一次。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0.5%新霉素软膏等一日三次涂搽并包扎。近来多用复方貂油防冻膏防治各型冻疮。也可氦氖激光器照射治疗。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可防治复发。内服药物可用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或维生素E等,硝苯吡啶10-20mg,3次/日,对本病有防治作用。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预防,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御寒能力。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干燥,鞋袜不宜过紧。易受冷部位涂搽油脂,以保护皮肤。多食高热量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受冻后,不宜立即加热或用火烘烤。

如何治冻疮

你好,首先冻疮是冬天极为常见的皮肤病。是由于冬季气候寒冷,外露的皮肤受到冷冻的刺激,时间一长,皮下小动脉发生痉挛收缩。产生血液瘀滞,使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所以耳朵、手指往往都是血液的循环不好而得了冻疮。可以用茄子秸或辣椒秸杆煮水,洗容易冻伤的部位,或用生姜涂擦局部皮肤,对你的症状都有很好的效果。平时应坚持体育锻炼,增强抗寒能力,冬季要注意对身体暴露部位的保暖,还可涂些油脂,促进血液循环。希望可以帮助你,祝你生活愉快! 你好,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炎症损害,好发于儿童、妇女及老年人。主要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手脚和耳廓是人体血液循环的末梢部分,亦是冻疮的好发部位。深秋以后,气温突然降低,末梢血管内的血流也随即变得缓慢。当温度低于10℃时,上述部位的皮下小动脉遇冷收缩,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发生冻疮。也有部分患者是因为血管先天性变异、血管狭窄导致血流不畅而诱发冻疮的。因此,治疗冻疮,预防才是最重要的。

怎样祛冻疮

建议你加强锻炼与营养,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寒冷季节应注意局部保暖,手套、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用热水浸泡;易受冷部位擦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常进行局部按摩及温水浴,以改善血循环。可以用蛇油冻疮膏:此药用途范围广,由冻疮引起的红肿、疼痛、痒、干裂、溃疡,均可使用,效果良好。 你好,冻疮是寒冬或初春季节时由寒冷引起的局限性皮肤炎症损害。好发生在肢体的末梢和暴露的部位,如手、足、鼻尖、耳边、耳垂和面颊部。患处一遇热就有痒感

红肿

冻疮是冬季的常见病之一,在气温10℃以下的湿冷环境中易发生。冻疮好发于手指、手背、足趾、足跟、耳部、面颊等处,可单侧或双侧发生。初起损害为局部性红斑或暗红带紫色肿块,触之冰凉,有痒感,受热后痒感加剧。重者出现水疱,内含淡黄色或白色浆液,破溃后形成糜烂或溃疡,自觉疼痛。 冻疮主要由冬季寒冷、潮湿或鞋袜过紧影响局部血液循环所致。寒冷使皮肤血管收缩,局部缺血,代谢异常,久之血管麻痹扩张、淤血,血浆渗出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乃至组织坏死。此外,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缺少运动、营养不良、贫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导致冻疮的诱因。某些慢性疾病如贫血、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类风湿关节炎等,亦可引起冻疮。 发生冻疮后,轻度、皮肤未破者,可外涂冻疮膏;局部温浴,用茄秧和辣椒秧或艾叶等其中一种,加入水10—15倍煮沸过滤,待水温至不烫手时浸搽局部,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 也可用猪油蜂蜜软膏(比例3:7)外敷。冻疮若已破,局部可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外涂,并用无菌沙布包扎; 也可用霜打的辣椒杆2两、茄子杆4两、辣椒3个用水浓煎,熏洗患处,每日1次,并要注意保暖,以避免重新冻伤。在冻疮患处涂蛋黄油,效果更佳。 对于易生冻疮及以往患过冻疮的人,冬季要注意保暖,多运动,多吃高蛋白及高维生素食物,必要时可适当多吃些羊肉、狗肉等热性食物。 此外,还可用生姜片涂擦易患部位,每日早晚一次;平时反复搓擦双手、双耳及面部,并坚持用热水洗手、洗脚,以增强手、脚血液循环。

手上有个冻疮

您好,冻疮,中医采用温经,通络,活血化瘀的方法治疗,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指导意见: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御寒能力。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干燥,鞋袜不宜过紧。易受冷部位涂搽油脂,以保护皮肤。多食高热量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受冻后,不宜立即加热或用火烘烤。 1.用热盐水浸泡患处15分钟,连续1周。2用十滴水外擦冻疮局部,每天6~10次,对于冻疮未溃者疗效较好;若局部皮肤破溃糜烂,可先用红霉素软膏涂擦,待炎症消散后再使用十滴水。 指导意见: 3.香蕉:每晚用热水洗患处后,取香蕉去皮,用香蕉肉擦涂皲裂处,涂擦后不要洗患处,每日1-2次,数天即愈。

少年冻疮

加强锻炼和营养,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入冬注意全身及局部干燥保暖,手套、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用热水浸泡;外搽防护油;治疗慢性贫血及消耗性疾病等。2.皮损初起未破溃者,10%樟脑醑、10%樟脑软膏、冻疮膏或蜂蜜猪油软膏(含70%蜂蜜和30%猪油),选其中1~2种外用,每日2~3次。温水浸泡局部后再搽药,并反复揉擦患处,效果较佳。已破溃者,可加利凡诺糊膏、1%红霉素软膏、0.5%新霉素软膏或10%鱼石脂软膏等,每日1次外用。 您好,冻疮大多是身体气机阻滞,血行不畅导致的。 一般情况下,冻疮是很难根治的,平时注意保暖,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注意不要用开水烫冻疮部位,一定要多参加户外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加血液循环。

少年冻疮

您好,冻疮大多是身体气机阻滞,血行不畅导致的。 一般情况下,冻疮是很难根治的,平时注意保暖,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注意不要用开水烫冻疮部位,一定要多参加户外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加血液循环。 .加强锻炼和营养,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入冬注意全身及局部干燥保暖,手套、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用热水浸泡;外搽防护油;治疗慢性贫血及消耗性疾病等。2.皮损初起未破溃者,10%樟脑醑、10%樟脑软膏、冻疮膏或蜂蜜猪油软膏(含70%蜂蜜和30%猪油),选其中1~2种外用,每日2~3次。温水浸泡局部后再搽药,并反复揉擦患处,效果较佳。已破溃者,可加利凡诺糊膏、1%红霉素软膏、0.5%新霉素软膏或10%鱼石脂软膏等,每日1次外用。

冻疮是血管堵塞吗

您好,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10%樟脑软膏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溃疡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涂搽并包扎,内服药物可用末稍血管扩张剂,烟酸等)。

冬天冻疮又来了

你好,建议注意保暖,同时可以用冻疮膏涂抹 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10%樟脑软膏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溃疡 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涂搽并包扎,内服 药物可用末稍血管扩张剂,烟酸等)。

神气110冻疮膏

冻疮较好的治疗方法有: (1)坚持用40℃水温浸患处。 (2)硫酸新霉素霜剂或呋喃西林霜剂外用,有效率达85~95%。此外还有民间验方如下 :验方如下: (1)用蜂蜜或植物油调拦烧焦的柿子皮外敷。 (2)茄根、大葱、辣椒煎液熏洗患处。 (3)桂枝50克、紫苏50克煎水浸泡。 (4)新鲜桔皮3~4个,生姜300克加水2千毫升,煎煮30分钟,连渣取出,浸泡并用药渣盖过患外。 也可以用你所说的冻疮膏进行治疗的,但也只是缓解症状,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预防工作。 冻疮发生于严寒季节,一般在气温5℃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你所说的冻疮膏有一定作用,但也只是治标不治本。预防冻疮主要是注意保暖、保持干燥、鞋袜不宜过紧,受冻部位不宜立即烘烤及热水浸泡。易受冻部位可搽凡士林或其他油脂类,以保护皮肤。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毒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猪油30%蜂蜜70%)等涂搽并包扎。同时内服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冻疮治愈的关键是摆脱湿冷环境和温冷作业,保持冻疮局部温暖和干燥,否则易复发。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