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根据不同的原因和症状,心动过缓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1. **生理性心动过缓**:这类心动过缓通常出现在健康的成人中,尤其是在运动员、老年人或睡眠时。这种情况下,心率可能会降低到每分钟40-50次,但通常不会引起任何症状。 2. **病理性心动过缓**:这类心动过缓是由某些疾病或因素导致的,例如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功能减退、低温等。这些情况下,心率可能会降低到每分钟30-40次,并且可能伴有其他症状,如头晕、乏力、晕厥等。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医生们通常会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处理: 1. **无症状的心动过缓**:如果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没有任何症状,则通常不需要治疗。 2. **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如果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并且出现了症状,如头晕、乏力、晕厥等,可能会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 **严重的心动过缓**:如果患者出现了昏厥史或其他严重症状,则应立即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总之,心动过缓是一种需要仔细诊断和治疗的疾病,尤其是当它伴有其他症状时。
如何治疗心率过缓
心率过缓的治疗要根据心率水平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一般常用的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两种方法。其中药物常用的有心宝丸和参松养心胶囊等药物。如果效果不佳时还可给予植入心脏起搏器后就能治愈。临床中如果心率每分钟低于50次就可出现胸闷、心慌、心悸、气短等症状,如果心率每分钟低于40次每分钟,患者还会出现黑蒙及阿斯综合征、晕厥、猝死等情况。如果心率每分钟50次以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不需要药物治疗。
体检心动过缓
你好,心率低于60次每分钟就属于窦性心动过缓。生理性的可以见于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病理性一般与心肌炎,窦房结功能减退等有关系 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没有症状是不需要治疗的。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34岁,那么这种疾病,主要是心律低于正常的60次以下了。分两种情况,一、正常的症状,二、病理的情况。 如果你每天的正常生活都是不影响,没有心慌这些表现,并且有精神,那么就是正常的,不用处理治疗的,如果有乏力心慌,那么就有可能是心脏的本身问题,要进一步检查治疗的。
心动过缓阿托品
心动过缓,又称心率过缓,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如果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有些患者平时的基础心率偏慢,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甚至低于50次,平时有头晕、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状。有些患者平时心率可表现为正常,心动过缓可突然出现,下降到每分钟40次以下,可出现头晕、一过性眼黑、乏力、心悸、胸闷、气短,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严重者可发生晕厥。还有些患者以头晕、乏力、晕厥的症状就诊,检查时可发现心脏间断出现长时间的停搏。阿托品试验阳性,是指使用阿托品以后,心率没有提高到每分钟100次以上,提示窦房结功能不好。这种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了解平均心率以及最慢心率情况,并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治疗方案。 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过早搏动,大多不需特殊治疗。有症状者宜解除顾虑,由紧张过度情绪激动或运动诱发的过早搏动可试用镇静剂和β-受体阻滞剂,频繁发作,症状明显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者,宜尽快找出早搏发作的病因过早搏动和诱因,给予相应的病因和诱因治疗,同时正确识别其潜在致命可能,积极治疗病因和对症治疗 心动过缓需要看心脏基本节律情况,不要盲目服用阿托品,注意其副作用问题。心动过缓属于临床常见问题,关键结合临床具体表现明确原因,有无常见的心肌缺血,缓慢性心律失常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原因引起心动过缓,积极就诊心内科,不要盲目服用阿托品
你好心电图显示心率慢50次高血钾吃
正常心率是每分钟60--100次,低于60次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可以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治疗,另外可以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最好到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检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 高血钾可以使用排钾利尿药治疗,另外可以使用葡萄糖酸钙治疗。不要吃含钾多的食物。
缓慢性心率失常目前规范治疗是什么?
你好,如果心率在50次以上没有明显的不适,是不需要治疗的 如果心率低于50次,表现为胸闷、心悸,可以服用阿托品、丹参片等药物,如果低于40次需要安装起搏器的。
心率失常(心动过缓38-45次/分)发
正常心率是每分钟60--100次,低于60次为心动过缓,心动过缓可以使心搏出量降低,导致身体缺血缺氧,出现头晕、身体无力等症状。 可以使用提高心率的药物治疗,另外可以考虑安装心脏起搏器。最好到正规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检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治疗。
心动过缓能治吗?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如果心率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心率下降到每分钟40次以下,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胸闷、气短,严重者可发生晕厥。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因有流行性感冒、甲减、颅内压增高、心肌梗死,心肌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等,另外服用一些药物如倍他洛克、洋地黄类药物也会导致心动过缓,对于心率小于等于每分钟40次、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或晕厥前兆的患者,应置入心脏起搏器,建议到医院心内科就诊,进一步检查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
心衰心动过缓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如果心率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心率下降到每分钟40次以下,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胸闷、气短,严重者可发生晕厥。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因有流行性感冒、甲减、颅内压增高、心肌梗死,心肌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等,另外服用一些药物如倍他洛克、洋地黄类药物也会导致心动过缓,对于心率小于等于每分钟40次、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或晕厥前兆的患者,应置入心脏起搏器,建议到医院心内科就诊,进一步检查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
心动过缓的危害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如果心率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心率下降到每分钟40次以下,可出现头晕、乏力、心悸、胸闷、气短,严重者可发生晕厥。引起心动过缓的原因有流行性感冒、甲减、颅内压增高、心肌梗死,心肌炎、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等,另外服用一些药物如倍他洛克、洋地黄类药物也会导致心动过缓,对于心率小于等于每分钟40次、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尤其是伴有反复晕厥或晕厥前兆的患者,应置入心脏起搏器,建议到医院心内科就诊,进一步检查针对原发病因进行治疗。
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但是当心率低于50次/分的时候,一般都是有症状的,过于缓慢的心率容易导致全身重要脏器的供血不足而出现症状;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总的来说,只要没有症状,可以不需要治疗,一般当心率低于50次/分的时候,会有头晕、晕厥等不适,出现这种情况的话,需要至医院考虑行起搏器治疗。 心动过缓心动过缓是由于心脏病变引起博动异常变慢的病理现象.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如果超过100次称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心动过速能够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在临床工作中,心动过缓却往往被人们忽视,特别是中青年。心动过缓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有些患者平时的基础心率偏慢,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甚至低于50次,平时有头晕、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状。有些患者平时心率可表现为正常,心动过缓可突然出现,下降到每分钟40次以下,可出现头晕、一过性眼黑、乏力、心悸、胸闷、气短、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严重者可发生晕厥。还有些患者以头晕、乏力、晕厥的症状就诊,检查时可发现心脏间断出现长时间的停搏。 心动过缓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临床表现: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诊断依据: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种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治疗原则: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种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心动过缓当炎症、缺血、老年性退行性变等因素影响到窦房结时,窦房结的功能逐渐减弱,自律性降低,每分钟发放的激动频率减少,从而出现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的症状。对於确诊的病窦综合征患者,要避免使用减慢心率的药物。如果没有伴随快速的异位心律时,可以应用加快心率的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异丙肾上腺素。如已发生异位快速心律,使用此类药物要慎重。对於严重的窦性心动过缓,特别是有昏厥史者,应及时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 心动过缓如果心脏的最高「司令部」——窦房结发出「指令」的频率少於每分钟60次,就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引起窦性心动过缓的原因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在一些健康查体中,医生们经常遇到一些心率少於每分钟60次的人,他们大多数为体育运动员,或者重体力劳动者,虽然心跳次数减少了,但心脏每次搏动排出的血量要比一般人多。这种心律失常属於生理性的范畴,无需治疗。还有一部分人的心动过缓是由甲状腺功能低下、垂体功能低下、颅内压增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病症引起,应给予相应的治疗,尤其是病态窦房结综合徵引起的心动过缓更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