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的治疗

疽的治疗

根据提供的信息,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都是房性心律变态,但它们有所不同: * 心房扑动:心房波基础规则,呈现锯齿状扑动波,频率略低于心房颤动(约250次/分钟)。 * 心房颤动:心房波基础消失,只留下一个很小的F波,也叫颤动波,难以区分。 预激综合征可能表现为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等症状。治疗阵发性房颤通常包括: * 使用药物控制心室率和抗凝治疗,以防止栓塞形成的并发症。 * 对于反复发作且症状较重,或者药物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使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 射频消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有一定的复发概率(约20%)。平时还需避免饮酒与剧烈运动,注意多休息和合理安排日常生活。

心房扑动的治疗

治疗心房扑动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等。 1、药物治疗:个体之间有一些差异,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如果患者不能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可以使用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断剂、钙通道阻断剂、洋地黄制剂。持续性心房扑动患者有较高的血栓栓塞风险,进行抗凝治疗,常用华法林。2、电复律:发生心房扑动时,如果心房率等于心室率且心室率极快,应及时终止,并可通过体外同步心脏复律进行治疗。3、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是一种对长期心房扑动和复发性阵发性心房扑的药物治疗不起作用的病人。 平时要有一个好的心理状态,避免恐惧、焦虑等不良的情绪。要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进行适当的锻炼。要多休息,不要熬夜,不要过度劳累。

心室预激会自己消失吗

心室预激不会自行消失。因为在正常的房室传导系统之外还有另一个通道,心室预激很容易在后天性心脏病中出现,反复诱发心律失常也会出现心室预激的症状。如果心室预激后没有特殊症状,就不需要特殊治疗。如果患者有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症状,则可以选择射频消融术剔除电击前波进行治疗。

什么是长期持续性房颤?

持续性心房纤颤,是常见心律失常,多是老年人常见心脏疾患,可以是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治疗主要是可以控制心室率和华法林预防栓塞发生,必要时射频消融治疗,你这种持续性心房纤颤是慢性心房纤颤不可以转复,必要时可以射频消融治疗,建议避免饮浓茶和咖啡,戒烟酒,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注意积极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发生,请在心血管内科下诊断治疗。

阵发性房颤可以根治吗

阵发性房颤一般可以根治。然而很容易复发,如果没有禁忌证,首选的治疗方法是射频消融,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的治愈率约为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如果不能进行射频消融,可选择电复律或药物复律。如果阵发性房颤没有得到很好地治疗,则需要长期口服抗凝药物以防止栓子丢失。

心房颤动的治疗方法?

心房颤动有两种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药物和非药物治疗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停止房颤并恢复正常窦性心律,治疗方法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β受体阻滞剂、普罗帕酮和胺碘酮,房颤治疗的快速进展被称为导管射频消融,这是一种微创治疗,通过将导管插入心房,产生心房颤动的心房肌可以通过射频消融进行消融、消融或分离,它可以通过失去房颤的机制来终止房颤的发生。

阵发性房颤吃什么药

阵发性房颤可以吃琥珀酸美托洛尔。阵发性心房颤动分为多种类型,一般分为以下三种,首先是心房纤颤的初始发病。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一般会选择药物复律,而有些人会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医生会选择电复律。第二,房颤发病时间在48小时以上。此时,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更常见的药物治疗需要抗凝和控制心室率。第三,射频消融,但射频消融会有一定的复发概率,总体成功率在80%左右。

阵发性房颤

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引发心慌胸闷气短等症,严重者出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选择控制心室率药物,预防血栓药物,也可考虑进行复率治疗。建议您就诊心内科检查,明确病因合理治疗尽早康复,必要时考虑射频消融治疗可痊愈,可以口服药物进行预防发作。 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防止心脏抑制过度。 心房颤动(房颤)是成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心房发生350-600次/分不规则的冲动,引起不协调的心房乱颤,心室仅接受部分通过房室交界区下传的冲动,故心室率120-180次/分,节律不规则。房颤分阵发型和持续型,绝大多数房颤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其中以风湿性二尖瓣病变、冠心病和高心病最常见,部分长时间阵发或持久性房颤患者,并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称为特发性房颤。 临床表现: 1.少数无明显症状,或仅有心悸、胸闷与心慌; 2.个别严重者头晕、晕厥、心绞痛、急性心力衰竭,甚至急性肺水肿。 3.部分可出现体循环动脉栓塞,以脑栓塞最常见, 4.心室率快而不规则,多在120-180次/分,节律绝对不整齐,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脉率少于心率),当心室率低于90次/分或高于150次/分时,节律不规则可不明显。 诊断依据: 1.病因:最常见于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其次为冠心病、甲状腺机能亢进,亦可见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等,低温麻醉、胸腔和心脏手术后、急性感染及脑血管意外也可引起。 2.房颤分阵发性和持久性两种,前者历时短暂,起止突然,后者指持续发作3个月以上不做处理不能中止者。 3.可有心悸,心功能不全,心音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规则及脉搏短绌等。 4.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细小的、形态不同的、频率不规则的颤动波,称f波,QRS波形态与窦性相同,心室律不规则,120-180次/分,如并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率缓慢且规则,预激综合征伴房颤时并旁道下传者时心室率可快达200次/分以上,QRS波群多数具有心室预激波。 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 2.控制心室率:有器质性心脏病,尤其合并心功能不全者,首选洋地黄制剂。 3.转复心律:方法有药物复律和同步直流电复律。药物复律常用奎尼丁或胺碘酮。 4.射频消融治疗。 5.预防复发:常用奎尼丁、胺碘酮等。 6.预防血栓栓塞:持续房颤,伴心功能不全或(和)二尖瓣病变、心肌病者,宜长期服华法林、阿斯匹林等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用药原则: 1.症状较轻甚至无症状、阵发性房颤且心室率不快者可暂不用药; 2.非预激综合征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伴心室率增快或心功能不全时,需立即用药,首选西地兰; 3.长期反复发作者在去除病因后进行复律,方法有药物复律和同步直流电复律,常用药物是胺碘酮和奎尼丁; 4.慢性持续房颤,宜长期服华法林、阿斯匹林等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5.某些特发性房颤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进行射频消融治疗。 辅助检查: 1.对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或年轻患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2.对年龄较大、不能除外器质性心脏病或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心房颤动,检查专案可包括检查框限“A”、“B”或“C”。 疗效评价: 1.治愈:经电复律、药物转复或射频消融治疗后恢复窦性心律。不再复发者。 2.好转:经治疗后症状减轻,房颤未转成窦性心律,心室率控制在70-80次/分左右。 3.无效:经治疗后症状不减轻,房颤未转成窦性心律,心室率仍在120-180次/分以上。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是怎么一回事?

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都是房性心律变态。在心房颤动的现象下,心房波基础消失,只留下一个很小的F波,也叫颤动波,很难区分。详细差别在于心房扑动时期的心房波形绝对规则,呈现锯齿状扑动波,频率略低于心房颤动,基础为250次/分钟。别的,震颤波的频率十分快,到达350次/分钟或更多,甚至数不清。

预激综合征会有什么症状

可能表现为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等症状。

阵发性房颤怎么治疗

阵发性房颤,如果没有严重的症状,可以先用药物控制心室率,同时配合给予抗凝治疗,主要是防止栓塞形成的并发症。对于反复发作的,并且症状较重,药物效果不理想,还需使用射频消融手术治疗,但射频消融有一定的概率复发,成功率大概在80%左右。平时还需避免饮酒与剧烈运动,要注意多休息,合理安排日常生活。